市民政局不再向社会组织拨“皇粮”--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市民政局不再向社会组织拨“皇粮”

2013年08月09日02:3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市民政局不再向社会组织拨“皇粮”

  新京报讯 (记者闫欣雨)今后,北京市民政局所属社会组织将告别“吃皇粮”的日子,不再由民政局拨付工作经费。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民政部门将推进局属社会组织改革,注销长期不开展活动、不年检的社会组织,让业务联系不紧密的社会组织逐步走向社会,重点培育和发展联系紧密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要梳理工作职能,把市场能干的、社会能办的开放让社会参与,交给那些做得好、带给百姓实惠的社会组织,让民政服务项目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政府将购买60余项目服务

  据了解,北京市民政局下属的21家社会组织将逐步进行“政社分开”改革。

  从9月起,北京市社区服务协会、北京市社工协会、北京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北京市行政区划研究会、北京市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和北京市殡葬协会6家协会将作为先期试点,民政局不再为其拨付工作经费,六协会通过项目申报从购买服务的政府处获得资金支持。政府将购买包括养老助残、社工服务、殡葬事务以及行业资格认定审核、专业职称评定、学术和科技成果的评审等60余个项目的服务,财政预算将达上千万元。

  李红兵表示,“政社分开”后,政府部门将重点监督6家试点协会,进行绩效考核,不专业、不敬业的社会组织将被淘汰出局。

  6家试点协会进行人员重组

  上月公布的《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纲要(2013-2015年)》指出,协会秘书长和专职人员全部实行社会聘任制,现职公务员不再在社会组织中兼职。

  李红兵说,“去行政化”的社会组织将逐步面向社会招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目前已有800多名公务人员从社会组织中退出,确因工作需要兼职的需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批。目前6家试点协会正在进行人员重组,着手招聘专业工作人员。

  李红兵表示,此次改革是“从自己身上割肉做试验”。社会组织在机构、人员、财务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厘清职责权限,逐步实现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是为了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效益和实惠,提供更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