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7日电 (王泽)自去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后,三公消费有关行业不约而同受到影响,尤其是高端白酒和旅游行业,进入了长达半年的业绩“寒冬”。然而,在八项规定公布了近8个月后,近日,高端白酒以及旅游行业股价企暖回升,迎来了迟到的“春天”。记者调查后发现,相关行业的回暖与八项规定实施后,其改走“平民路线”,抢占中低端市场有关。
在前段时间各地召开的“两会”上,高端白酒被公款消费的现象再次引起代表委员们关注。上海市两会期间便有代表提出,应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有关部门也应把禁止喝茅台列为检查内容。随后,贵州茅台股价应声小幅下挫。然而,今年一季报显示,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9.11%、21.01%;五粮液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41%、18.91%,作为高端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两者业绩都有了明显改善。
对此,北京朝批商贸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孙文辉解释道,“目前朝批供给商超和卖场的茅台价格为1000元左右,据我了解,茅台终端及团购价格基本维持在1100元以上,部分流通环节因中小经销商抛货稍微低些,但也基本维持在950元左右。”自今年5月份以来,由于高端白酒价格超跌刺激终端购买意愿,加上厂家控货策略对经销商信心的稳定,高端白酒出现企稳回升迹象,茅台、五粮液等价格出现小幅回调的同时,销量也呈现逐步放大。高端白酒品牌销量的回暖不仅不是三公消费抬头的征兆,反而意味着在八项规定的落实中,高端白酒价格已经逐步回归到老百姓接受的价格,因此销量回升和价格回稳也是一种必然。
此外,以中青旅为代表的旅游行业也因为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旅游的急剧下降而一度受到重挫。今年清明游甚至整个第一季度的春季旅游旺季,不少旅行社的国内游业绩都有下降。据多家媒体报道,旅游业人士介绍,这次“八项规定”则让旅游市场出现了“急刹车”。这一点对酒店业的影响最明显,一些度假酒店已开始通过制定高额任务来裁员。
然而,进入7月份以后,旅游行业业绩明显上升,中青旅股价在7月份上涨超过30%。调查显示,此番旅游行业复苏是受到了7,8月暑期旅游旺季的影响。对于暑期游这块蛋糕,政府部门、景点、旅行社、餐饮等各方面都做了充足的准备。早在6月初,贵州省旅游局为迎合广大学生群体假期的出行需求,从6月10日至8月31日对全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除温泉景区外,实行免头道门票优惠。7月6日至8月26日,故宫进入夏令时 ,每天开门时间提前至8时。7月1日至8月31日,故宫将停休,原本每周一下午闭馆的措施暂时取消。而不少受到公务消费减少影响的餐饮企业,也针对旅游旺季及下半年的节假日商机,走起了“平民路线”,如全聚德推出的自助烤鸭,也对旅游行业的整体上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