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骆驼到火车 从丝绸到笔电 嘉峪关见证古丝绸之路变迁--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从骆驼到火车 从丝绸到笔电 嘉峪关见证古丝绸之路变迁

2013年08月05日00:49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从骆驼到火车 从丝绸到笔电 嘉峪关见证古丝绸之路变迁

嘉峪关城外千米处就是兰新铁路

  西行漫记

  时间:8月4日

  行程:嘉峪关就地休整

  晚霞、余晖,茫茫戈壁滩。隆起在天际线上的,是一座古城楼的剪影。这就是嘉峪关,万里长城最著名的关口之一。

  从嘉峪关往南一公里多是兰新铁路。如今,最多的时候每周会有三趟渝新欧班列从这里呼啸而过,一路向西,朝着新疆哈密疾驰。嘉峪关原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吴生贵介绍,2200多年前,张骞和他的后继者们,正是沿着这条路线,把中国产丝绸、陶瓷,带到了中亚、欧洲。

  到了明中期,明朝政府为抵御外敌,从如今嘉峪关所在地为起点,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尽管如此,以军事防御为目的的嘉峪关,并无意阻断东西方的贸易往来。所以,在嘉峪关屯兵驻守的同时,明朝政府在此设立了税务机构。吴生贵说,明朝以来的中西贸易尤其频繁,为满足巨大的贸易流量需求,明朝政府最后不得不在嘉峪关以北20多公里的地方增设嘉峪关副关。嘉峪关,由此成为明以后中西贸易的见证,高耸的塔楼和威武的守关将士一起,每天目送川流不息的驼队一路向西,消失在大漠深处。

  18世纪晚期,冷兵器的衰败让嘉峪关的军事功能渐趋于无,商贸通关成为嘉峪关唯一功用。但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相继开通的兰新公路和兰新铁路,并没有从嘉峪关关口通过,新的物流路线,让嘉峪关从此仅剩下象征意义。 1991年,北疆铁路建成,新的欧亚大陆桥打通。火车从江苏连云港始发,经西安、兰州,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不过,由于这条线路缺乏基础货源和合作机制,因此并没能形成常态化运行。

  2010年,重庆首开渝新欧班列,此后每年近亿台的笔电产品,与这座古老关口擦身而过。600多年来,嘉峪关所见证的历史变迁,从骆驼到火车,从丝绸到笔电,而逐步进入常态化运行的渝新欧,则肩负起了串起“新丝绸之路”的使命。(吴刚)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