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车辆限号对防治大气污染效用甚微 罚款金额将提高

2013年01月28日13:37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 今天上午,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王灿发教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解答网友疑问。王灿发表示,采取车辆限行和限号措施,可以在短期内对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有一定效果,但难以长期发挥作用。

针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王灿发表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与之前相比增添了亮点:细化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相应的排污许可制度;创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规定了建设项目总量控制前置审批制度,强化了对机动车和非道路用动力机械污染物排放的管理,提出了对扬尘污染控制的一列措施,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邵敏表示,北京等城市向公众公布PM2.5数据,从不公布到公布是一个进步,通过公布的数据知道现在污染的水平和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比较,来督促企业、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每天的生活的行为,可能和PM2.5排放有关系等,来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

王灿发表示,不同的城市,机动车对污染的贡献不一样。在北京,显示对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这两类污染物对于臭氧和PM2.5的增值都有重要的作用,这两类污染物在北京市来讲主要的来源应该是机动车尾气。在北京,经过一段时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的重工业,很多都搬走或关掉,因此在北京市的机动车的大概500多万辆的保有量的情况下,机动车对于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贡献都在50%左右,这样控制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质量会起到有效的作用。但是在其他一些地区,每个城市的发展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不一样,它的污染源的结构会非常不同的。

邵敏表示,公布PM2.5的变化规律并不能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在我们大量了解PM2.5的变化规律、它的化学组成的情况下,进一步熟悉它的来源,然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去控制它的这些主要的排放来源,能够实现在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去逐步改进、改善空气质量。

据了解,2000年颁发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对违法行为的罚款最高不过20万元,一般是2万元以下、5万元以下、十万元以下,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审稿)》对违法行为规定了30万元以下、50万元以下的罚款。(记者常红 实习生董雪飞)

分享到:
(责编:董雪飞(实习)、常红)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