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调查
这几天,空气质量、雾霾、PM2.5成了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1月13日,沈阳市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79,空气质量状况为中度重污染,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雾霾天到底是怎么“来”的?如何做才能尽最大可能减小危害?随着环境信息披露越来越公开,更多的环境专业知识为公众所了解,人群中少了抱怨之声,多了更加积极的应对举措。
观察 怎么看懂污染物指数
1月14日清晨7点半,很多沈阳市民周一早晨出门发现,虽然比周日感觉好一些,但城市远处的高楼仍躲在一层薄雾里若隐若现。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发布系统实时发布的数据显示,14日9点、10点、12点、13点更新的沈阳市各监测站点各种污染物“小时均值”普遍呈下降趋势。一位环境保护专业人士介绍,该发布系统所指的“小时均值”指的是发布时间前各监测点位一个小时完整时段的算术平均值,“刨除”系统发布数据半个小时的时滞,广大网友在网站上看到的9时更新的“小时均值”反映的应该是当地7点半到8点半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
按照这一规律可以看出,14日9点后,沈阳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指标整体为波浪下行走势,其中,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的高点均出现在交通出行的最高峰时段。以太原街监测点位为例,可吸入颗粒物一项在9点、10点、12点、13点4个时间点的数值分别为0.434、0.396、0.342、0.307(毫克/立方米)。
现状 连续7天空气污染
受雾霾天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连日来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1月11日即上周五的白天到夜间,沈阳连续降下中雪,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骤增,近地面温度迅速提高。加之周末两天冷空气明显乏力,风力较小,环境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无法实现有效扩散,所以“雾蒙蒙”的天气一直持续。
记者从沈阳市环保部门了解到,自1月6日开始,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已经连续7天出现污染情况,城市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浓度居高不下,环境空气质量处于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之间。
数据显示,1月13日,沈阳市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79,空气质量状况为中度重污染,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16日起,受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将自北向南明显减弱,预计届时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将有所好转。
对策 降低污染怎么做
环保专家表示,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3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和挑战,各地区、社会各个层面都在积极采取应急举措,为了蔚蓝的天空和新鲜健康的空气贡献自己的力量。环保专家倡导: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角度,能做多少做多少,全社会积累起来就是一股大的力量。
从个人来说,少开车,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少吸烟,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为减少空气中的PM2.5颗粒作贡献了。有数据显示,沈阳市目前实际运行的机动车数量已经达到120万辆,2013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预测将超过160万辆。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沈阳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大气污染类型已经由煤烟型污染逐渐向煤烟和汽车排气复合型转化。
从一个城市的大框架来看,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气流的走向、扩散条件和各地区地势走向,科学统筹安排各个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在城市发展中预留空气通道,让城市绿地发挥出应有的吸烟除尘、过滤空气等环境效益,从而净化城市空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也是当务之急。
举措 专人监管锅炉污染
记者1月14日下午了解到,沈阳市环保局已经针对雾霾天气启动环境执法应急预案,通过加大日常大气污染源的检查频次和力度,对全市所有重点燃煤锅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实施专人监管;控制灰尘二次污染,重点加强煤堆、渣堆、料堆、灰堆等易产生扬尘物料的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黄标车辆的监管及查处力度。
加强执法力度的同时,沈阳市环保部门还向全市中、小学校发出建议,在污染气象条件下减少学生户外活动;并提醒广大市民在环境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出行,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尽量减少采用私家机动车等出行方式,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民声
减少空气污染须众志成城
美丽中国如何践行?近日国内多个城市出现雾霾天气,相关空气监测数据引发热议。污染态势急需扭转,我们又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环境,在钢筋水泥的间隙留住绿草蓝天,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在个人层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爆表,我们不只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我们为了取暖而消耗的煤炭,为了出行方便而驾驶的私家车,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伤害着自身健康。反思之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改变个人生活方式,比如少开车、少打车,出行乘坐公交或地铁,让一种更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代替传统生活方式。
到社会层面,类似空气污染天气需要比照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建立一套充分和及时的应对预案。雾霾长时间笼罩、PM10、PM2.5等监测数据攀高的情况下,相关组织和部门不仅要及时披露有关信息,向重点人群发出警示,还需要以短信等现代手段反复提醒公众在户外活动必须佩戴口罩。
再到政府层面,一方面,须以舆论和其他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表示努力治理雾霾问题的决心和手段,比如通报污染的具体成因,拿出缓解办法。而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与其他环保问题类似,治理空气污染不能完全依靠公民道德自省,很多时候还须依赖顶层设计:如公共交通布局、汽车产业设计、公共政策等,需要拿出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公共规制的约束。政府责任即在于此。
空气污染,是一个全局性的复杂问题,解决起来也绝不是一人或一家之事,也不可能是环保部门之事,是所有的人汇集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如此,“美丽中国”才可不停留在口头上,而真正落实到具体行动和工作中。
分析 PM10、PM2.5和二氧化硫来自哪里
记者查询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数据中心了解到,从2012年12月16日至2013年1月13日,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有6天为II级 “良”,1天为IV2“中度重污染”,而这些天里沈阳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最多,其次是“二氧化硫”。
专家介绍,可吸入颗粒物包括颗粒物PM10和颗粒物PM2.5。颗粒物PM10指空气中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物PM2.5指空气中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很容易被吸入并沉积在支气管和肺部,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二氧化硫(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被湿润的黏膜表面吸附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导致窒息。
这些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污染物又来自哪里呢?据了解,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船)排放、电厂锅炉、工业炉窑和生产过程、道路与建筑扬尘、秸秆焚烧、民用分散燃烧等。而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的汽车尾气、吸烟、燃煤等因素都是造成PM2.5数值飙升的重要原因。而在机动车尾气污染中,黄标车的排污指数最高、危害最大,1辆黄标车的污染物排放量与大约20辆新出厂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据悉,2012年,沈阳市淘汰黄标车3万多辆。
对于工业发达的北方城市沈阳来说,在长达6个月的冬季采暖期里,如果再遇上湿度大、风力小等不易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条件,雾霾天的到来似乎就不那么意外了。尤其在此次波及全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天气里,沈阳未能独善其身也在意料之中。(文/金晓玲 摄/郑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