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0日电(记者安蓓、杜宇、何雨欣)“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话虽如此,可每到年关,总有一些农民工辛苦一年却拿不到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不得不踏上讨薪路。
尽管国家多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消息仍不绝于耳,讨薪引发的冲突时有发生。这个岁末年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还有所增加。
一个“讨”字,包含农民工多少辛酸与无奈。全国农民工2亿多人,关系着2亿多个家庭。他们当中不少人背井离乡打工挣钱,辛苦一年的工资,是父母的看病钱、子女的学费、全家的生活费,寄托着一家人的希望。然而,这样的血汗钱,却不能按时、足额拿到,有的甚至拖欠多年,将心比心,情何以堪。
不可否认,经过多年努力,各级政府已采取不少措施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农民工薪酬保障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欠薪问题有很大改观。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仍然面临着企业违法成本低、法规不健全、执法难等诸多困难。特别在建筑行业,往往是经济承包纠纷与劳动纠纷交织在一起,延长了债务链,增加了解决欠薪的难度,这都有待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建立。
记者采访中也感觉到,不少农民工欠薪问题,都存在劳动合同缺失、工程层层转包等问题。这一方面需要农民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劳务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化以及农民工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农民工权益在受到侵犯的时候,真正能够求助“有门”。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