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立家: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不应有个人隐私--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竹立家: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不应有个人隐私

2012年12月25日15:54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罗旭)今天下午,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中央领导人公开家庭信息与政治透明”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有网友问,现在一些政府官员,官不大,秘密却很多,动辄就是国家机密,就是个人隐私。请问竹立家教授,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我国将如何切实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竹立家回答说,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岗位上的干部,他们最根本的定义,应该是公众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换句话说,就是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在利用这种权力的时候,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他就没有个人隐私,这在全世界都一样。特别是具有政治性质的领导干部,比如说中央一级的一些主要领导,省一级的主要领导,市一级的主要领导,县一级的主要领导,他们作为一个区域、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最根本的身份界定就是政治家。换句话说,就是抱着为国家、为民族、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精神来参与到公共权力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参与公共权力运行,就有义务向公众公开自己的家庭信息,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以便让人民群众放心,这是政治文明和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一个规则。

只要掌握公共权力,参与公共事务,并且在参与公共事务过程中起领导作用、督导作用,个人信息就不再是个人的了,必须变成公共的。因为权力和公共之间必须建立信任关系。建立信任关系,公开透明才是根本。如果在公共权力运行中间,包括个人的信息、家庭的信息,甚至公共事务的信息不透明的话,就很难取得公众的信任,公众对于权力就抱有一种不信任感。

联系本文记者

罗旭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责任编辑:罗旭、白真智)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