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大演练 大瑶山密林深处上演“反恐240小时”--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大演练 大瑶山密林深处上演“反恐240小时”

2012年12月20日20:01    来源:大洋网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讯(记者 丁虞 通讯员 张应林 陈海锋 许少川)初冬时节,红叶闪烁、奇峰突起的大瑶山,透出寒意阵阵、寒风瑟瑟、烟雨潇潇。武警广州指挥学院野营演练部队越沟壑、涉沼泽、穿丛林、宿荒山,克服重重困难,一路铁流滚滚,以猛虎归山之势正向大瑶山区千里挺进。武警广州指挥学院依托跨区机动作战演练,按照“出新、从难、务实”的实战教学思路,在生疏地域和复杂环境里,磨练摔打他们学员快速反应、野外生存、战场指挥等实战技能,有效锻造了官兵反恐实战突击技能,全面磨砺提升官兵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武警广州指挥学院院长卢信允告诉记者:“此次实战演练,是部队维稳实战能力的一次检验和磨砺锻造,作为驻扎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火热土地的武装力量,只有磨砺好自身硬功,才能不愧为‘南粤卫士’的称号,才能担当起护卫‘幸福广东’的时代重任!” 演练的实战背景设定为:5名犯罪分子逃狱而出,逃脱至大瑶山某山林初,对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接到捕歼罪犯的命令后,武警广州指挥学院派出500人星夜突击,采取急行军的方式,迅速行进至罪犯可能藏匿处!

雨中反恐突击演练

雨中快速通过沼泽地

雨中快速通过沼泽地

攀越险山演练

反恐精英恶劣条件下磨砺反恐技能

  险山密林暴走百余公里,“反恐精英”遭遇激战30多次

  部队奔袭百余公里,激战30多次。现场指挥员告诉记者:在百公里奔袭中,官兵们演练了战备等级转换、迅速集结机动、开设野战指挥所、野战宿营野炊、反突袭、反远程打击等10多个课目,打了大大小小17仗。演练途中,武警广州指挥学院院长卢信允身上同样沾满泥土,他告诉记者:突然袭击,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增设大量复杂的战术情况,从严从难摔打部队,以锻炼官兵在实战条件下的生存、快速反应即反恐实战能力,通过设置最复杂、最恶劣的情况把部队的“反恐”利剑磨尖、磨利。

  一路机动,一路激战不断。在历时240小时的高强度远程机动演练中,该部队36项信息化条件下战法训法成果获得近似实战的检验,摸索总结出30余种在复杂陌生地域中快速机动、灵活作战、反恐突击的新方法、新手段。武警广州指挥学院卢信允院长告诉记者,“机动打击,不再是一路顺风,按照预案推演,彻底破除了按照方案‘绕弯子’、‘跑场子’,从检验‘车轮子’和‘脚板子’向锻造‘指挥棒’和‘脑瓜子’转变。” 院长卢信允还告诉记者:在全员额、全要素、全方位紧急拉动中,按照信息化条件下战斗高强度、快节奏、高难度的要求,一路出情况、设险局、布危局,苦练、活练综合作战能力,全方位锤炼摔打部队。

  记者在跟随演练某分队突击时看到,当夜20时许,红军机动区域突降大雨。导演部命令“红军”在半小时内对“犯罪分子”隐蔽区域实施围捕。瞬间,一条绿色长龙顶着狂风暴雨消失在密林深处。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突然,遭袭警报拉响,车队和人员迅速疏散,利用土丘和草丛就地隐蔽:有的立即占领有利地形,及时实时警戒;有的在部队附近设置假目标,干扰敌方视线;有的就地取材,利用各种草木进行伪装……

  记者看到,部队刚刚撤离危险地带,官兵们正处于休整状态。突然,警报骤然响起,部队迅即就地疏散隐蔽,各种作战分队瞬间列阵,各种战斗准备迅速完成……

  傍晚时分,记者在某分队宿营地看到,徒步行军一天,早已十分疲惫的官兵,正欲埋锅做饭,忽然刺耳的警报声响起,我方遭遇“犯罪分子”火力袭击。只见,现场指挥员镇定自若,指挥部队马上兵分数路快速撤离。就在现场的卢信允院长告诉记者,战斗没有“提前量”,“攻其不备”、“备其所攻”乃兵家常道。超负荷、高强度的紧急拉动,使官兵经受了体力、环境、心理等综合考验,不仅提高了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生存和机动能力,还锤炼了各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协同战斗能力,让学员在意想不到中吃尽苦头,提高其实战能力。

  一路行军敌情不断,在“意想不到”中磨砺反恐尖刀

  不分时间地点,任何方向、任何时间都可能展开战斗,时时处处防不胜防。学员们感慨说:一次次意想不到的战斗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战斗不会按照约定进行。

  该学院院长卢信允告诉记者:反恐战斗没有“预约定式”,反恐战场更没有“规定动作”,必须出其不意,必须顺机应变。

  为打破以往野营演练格式化、程序化倾向,确保演练实效,他们坚持紧贴实战、严讯实练、活导活演,在行军过程中只规定概略方向,同时整场不设脚本预案,现场出情况,重点围绕“新、难、实”等内容做文章,实施随机导调,边演练边讲评。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拉练途中随着作战任务的转换,学员们时而利用土丘、高地等隐蔽伪装,时而展开大规模攻防,一个科目演练刚结束,没顾上休息就立即转入下一个课目的演练,整个训练过程下来,可谓险情不断,火药味十足,如临战场。

  大瑶山谷寒风呼啸、寒气袭人、朔风如刀,但都难以阻挡“反恐精英”们越沟壑、涉沼泽、穿丛林、宿荒山,

  该学院立足复杂生疏地域练指挥、练作风、练协同,在生疏地域摆兵布阵一声紧急集合的号音划破夜空,5分钟后参演官兵全副武装奔出宿营地,借星光判断方位,标定行进路线,5各小时徒步行军40多公里,按时到达任务地域,随即展开抗洪抢险演练。

  预备警官坐镇主导“中军帐”,队员个个是警官

  卢信允院长告诉记者,这次演练学员才是演练的主角,让他们坐镇主导“中军帐”目的就是让他们熟悉组织指挥流程,找准自己的“站位”。

  记者全程跟随看到,在演练各个战斗课题是,学员与教员一样进入角色,从分析判断情况,制定作战方案到定下作战决心,组织各种战斗,都纷纷任职研究,深入研讨,俨然是战斗中的“指挥官”

  12月3日凌晨4时许,刚刚走出宿营地没多久,就遭遇到了“险”情。匀速行进的队伍上空突然出现红、绿信号弹。“有情况,注意隐蔽,准备战斗!”各队指挥员立即将敌情通知所属人员,“哒哒哒……”顿时,烟雾弥漫,枪声四起。刚避开“敌”火力袭击,又出现了新情况……

  一阵激战过后……

  突然“尖刀班”传回消息:部队即将通过的桥梁被毁,迂回道路也被“敌”铺设雷区,部队前进受阻。

  凌晨的大瑶山深处,薄雾飘渺、寒风阵阵、冷气刺骨,演练部队时而爬山,时而涉水,处处遭险,处处遇难,一路行军,满眼都是战斗。这次演练行程近万里,官兵们用脚丈量脚下的土地。行军上到处是泥水路,演练官兵鞋里灌满泥水,裤管沾满泥巴,一停下来脚就火辣辣生疼。官兵们脱下鞋子一看,脚上的一排水泡已经磨破了,血水把袜子都浸湿了。只见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扎针,引流、消毒、包扎,一系列娴熟的动作果断地把脚上的水泡挑破,继续行军。破晓,5名“犯罪分子”最终被特战队员们消灭在黎明前夕!此时,满脸灰尘的学员黄海鑫笑着说:走一路,打一路,战斗意志和战斗本领就是这样练出来的!经历一天的艰苦磨砺,学员们纷纷感到收获颇丰。反恐队员、学员陈军说:“这次演练很真实,很有实战色彩。只有经历这样的演练,体能技能、组织指挥、反恐突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既磨砺了意志品格,又在加钢淬火中,学会应对一切挑战!”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