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称,一项覆盖全国38个城市25000多份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7.29%的人对空气质量不满,有32.38%的人对空气质量的评价为一般,只有30.32%对空气质量表示满意,这表明中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一般偏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图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2012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发布暨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理论研讨会,会议发布了《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11~2012)》。
据报道,2011年10月中国多地灰霾天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使得PM 2.5这个大家原本很陌生的专有名词迅速成为社会热词。2012年2月,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 2.5指标。2012年全国“两会”上,PM 2.5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蓝皮书指出,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全社会对PM 2.5的关注和重视,折射出当前中国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蓝皮书称,在这项覆盖全国38个城市的25000多份问卷调查中,有37.29%的人对空气质量不满(其中14.36%的人对城市空气质量非常不满意,22.93%的人不满意),有32.38%的人对空气质量的评价为一般,只有30.32%对空气质量表示满意。这表明中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一般偏下。
调查显示,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比较靠前的是拉萨、厦门、珠海等城市。其中,拉萨以86.37分遥遥领先,表明公众对城市空气质量非常满意,这个得分也是在所有调查项目中得分最高的一项。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38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前十的城市里,有六个是沿海城市,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沿海城市空气质量较好,西部城市也有三个,而中部城市没有一个进入前十名。
蓝皮书分析指出,影响空气质量好坏的原因很多,但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公众对沿海城市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较好,西部城市也具有一定优势,最差的是中部城市。
蓝皮书称,从宏观上看,影响公众对空气质量满意度有两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是气候影响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具有地域性,沿海城市因其地理特征,在气候环境方面具有优势,空气质量较好;二是工业化的开发程度影响空气质量。西部城市因为工业化的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污染少,而中部城市因其工业化的发展又缺少沿海城市在地理上的优势,空气质量满意度较低,因此更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基于上述分析,蓝皮书认为,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思路是节能减排。(记者 马学玲)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