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周锐 庞无忌)中国社会科学院14日发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报告2012》称,从过去几年实践看,中共十七大报告中要求的“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甚显著,政府职能转变严重滞后。
报告指出,目前来看,政府部门仍然大量通过投资项目审批、市场准入,价格管制等手段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活动。各级政府仍将精力相对较多地投入生产经营领域,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建设职能。
报告分析说,无论是与发达经济体还是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相比,无论是与转轨经济体还是与具有政府主导传统的东亚经济体相比,中国政府在经济事务方面的支出比例均显著偏高。
报告指出,在所有可获得数据的国家中,中国是除了不丹之外经济性支出占比最高的国家,比次高的国家高出了约13个百分点。不过,该报告认为,从中央层面看,中国政府的经济性支出占比在有关国家比较中并不突出,也就是说问题主要体现在地方层面。
相对于经济建设职能的突出地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仍然偏少、偏弱。报告说,“十一五”以来,虽然按照新发展观和构建公共财政的理念,中国财政支出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给予了更大程度的倾斜,但同国际标准相比,投入仍然偏低。
政府教育支出方面,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仍未改变多年来在2%—3%水平徘徊的局面,不仅在国际比较中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8年为4.6%),甚至不及不发达国家的水平(2010年低收入国家已达到4.5%)。
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方面,从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GDP比重看,根据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的信息,2009年世界平均为6.1%,其中高收入国家为7.4%,中等收入国家为2.9%,中国则为2.3%,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方面,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合计占当年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这几年提高到10%和2%左右的水平。但这两个比例即便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际水平相比也明显偏低,当时高收入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已分别达到27.5%和12.2%,中等收入国家也达到15.7%和4.6%。(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