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5日晚7时,出于曾经的职业习惯,我依旧打开电视机,《新闻联播》头条便是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成功起落的消息。这样的新闻,对于中国航空人的心灵震撼和巨大鼓舞,真的是用言语难以表达的:一种扬眉吐气、伟大复兴由此而起的感觉!
临睡时,习惯地翻看手机上,有来自沈阳的好朋友卢刚的一个未接电话。看看表,已经是下半夜了,明天再回拨说吧!
11月26日,周一的早晨,和往常一样,一边忙碌早饭,一边打开电视机听《朝闻天下》,早饭吃完正准备去洗碗,突然听到播音员浓重的男低音:记者昨天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获悉,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在随“辽宁舰”返回大连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享年51岁。
“叭——”!手里的碗摔到了地上,这是真的吗?电视画面上是他的照片,多么清晰、熟悉的面庞,再想到昨晚卢刚的未接电话,难道这是真的吗?真的不敢相信啊!新闻画面上的遗像,就是我熟悉的罗阳吗?
终于接通了卢刚的电话,听他叫了一声姐,便哽咽了。他低沉地、断断续续地开始向我叙述这次到大连执行任务的情景。
一
罗阳从11月17日珠海航展回来,到11月25日中午心脏停止跳动,这八天,是他人生岁月中最艰难、最幸福、最大起大落的八天。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惟一在“辽宁舰”上执行拍摄任务的一员,卢刚与罗阳在一起,一同见证了祖国第一架舰载机顺利着舰那激动人心的瞬间!也见证了罗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样地忘我工作,无怨无悔!
卢刚说,在舰上的那几天,他的工作是跟踪舰载机的每一场“操练”,跟随首长们的各项活动参加各种会议;他亲眼见证了罗阳做的几件大事:
首先,为舰载机战斗力提供一手资料。在舰上,罗阳深入舰载机飞机库,了解地面设备的保障情况,并时时用小本把各种数据及时记录下来,为舰载机投入使用和批量生产提供一手素材;
其次,为用户服务思想贯穿始终。在舰上,罗阳及时向军方首长介绍舰载机的性能特点、作战指标,获得了军方首长的高度评价;
第三,关心拍摄留存飞机影像资料。罗阳总是关照卢刚用心拍摄,生恐落下每一个珍贵的镜头,为中航工业、中国国防和中国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卢刚说,每一次拍完,罗阳就像欣赏自己的孩子一样,兴奋地把相机抱过去,一张张地观看、欣赏,那份成功的喜悦和快乐、那份幸福的分享!竟成为了永远。
卢刚还说了一件令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事:他拍摄了很多罗阳的照片,现在看来都成为绝版了,但是,有一张照片他没有拍到。就是在舰载机成功起飞的那一刻,他想给罗阳与林左鸣董事长拍一张合影,没想到的是罗阳突然把相机抢过去,为他和林总照了一张合影。
这是罗阳最后的摄影作品,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依然是别人!
二
和卢刚通完电话,我的思绪再也无法平静。思绪像万米高空的浮云随风翻卷……
那是1994年的夏天,中航总公司为培养型号总师后备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航空专业技术高级人才研修中心。每年举办四期人才研修班,每期一个月时间,设置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航空机电四个专业。学员大多是来自集团公司所属企业的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当时人事劳动局选派我到研修班当班主任。虽说是临时性工作安排,又是在北京,应该没有什么不适应,但我还是觉得很具新鲜感,北航浓重的学习氛围、新的环境、新的同事、特别是那群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学员,他们可是航空报国的生力军啊!未来航空大国的梦想也许就在他们手中实现,作为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群体的“负责人”,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使命感。
罗阳就是我班的学员。
他是作为沈阳飞机研究所的中层干部回到自己的母校再次“充电”的,给我留下特别印象的是,在整个学习期间,他特别珍视这个学习机会。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很多学员都借这次学习机会,到北京一些景点转转,作为班主任的我,经常是左右为难。批准吧,耽误课程,这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不批准吧,学员来一次北京不容易。但我发现,罗阳从来没有提出过与学习无关的任何要求,除了学习,他好像没有任何其他诉求。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罗阳同学已然成为我们共和国的时代楷模,追寻他的足迹,我能够提炼出的是“做事认真、持之以恒”八个大字。这或许就是北航一位教授总结的英雄成功的基因:坚定信念后的坚守、良好的团队精神、纯粹的个性、懂得感恩和低调内敛的品德。
时间转到2002年5月,中央电视台来沈飞举办“心连心”演出,由于场地、生产等原因,沈阳所只是派部分代表来看演出,我很自然地想到罗阳,就在人群中寻找,怎么也看不到他的身影。卢刚说,别找了,他肯定把机会给别人了。后来,由于演出场面大,任务在身,我匆匆拨通了罗阳的电话,他果然是把看演出的机会让给了别人。我只能与他寒暄几句,便挂掉了电话。
今年到沈阳调研,本来可以见到罗阳,却因型号任务的原因,我们没有在沈飞看到他,现在想想,那次匆匆几句竟成了“最后的通话”。
三
英雄,一度仿佛天边彩虹一样美好绚丽、可望而不可及的概念,原来就在我们身边。罗阳,这位身边的朋友,这位昔日默默无闻的伙伴,转眼之间成为了英雄。他使我们在感叹生命之脆弱的同时,又为有这样一位谱写生命赞歌的英雄朋友而自豪!
连日来,关于罗阳的事迹遍及大小媒体、街谈巷议。
一个网友在网上这样写道:罗阳,是幸运的,因为歼-15升空了,成功了,如果是另一种结果,还会有人关注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吗?这位网友提出的问题确实令人深思。
中央电视台评论员宋晓军的一席话颇有深意:中国航空工业确实除了罗阳以外,有一大批默默无闻为中国航空工业书写历史的人物。罗阳是他们当中一个重要的代表。 因此,我们的时代的前进和进步,是因为有着一大批像罗阳那样的英雄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们以特有的无私奉献、坚忍不拔、坚持果敢成就了这个民族和国家的辉煌事业。因此,他们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前行者”;也是这个时代的牵动力。
罗阳,你的老母亲还在家等着和你共进晚餐;
罗阳,你的爱女还等着和你商量论文如何选题;
罗阳,从医的贤妻还等着带你检查身体;
罗阳,你的好哥们还等着约你摄影;
罗阳,师傅们还等着和你下一盘棋;
然而,一切的一切啊,无果而终……
而最后的一件善始善终的、完美的事情,就是他毕生用“中国速度”交出的最满意答卷——歼-15舰载机!
罗阳,我的朋友和战友!我知道你一定不会走远,你离不开终生奋斗的航空报国的伟大志向,你一定在天国保佑着我们胜利完成你的未竟事业!你是一大批中国航空英雄的代表,我因你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