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2月2日电(记者文贻炜 刘兆权 张建松)中国社科院编制的2012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国内提升最快的城市进行排名,资源型城市铜川市因成功实现发展转型而位列第七。
位于陕西省中部的铜川市,因煤炭、石灰石等储量丰富而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也曾因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被人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吃饭捂着碗,走路眯着眼,看露天电影得打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铜川十里长街的真实写照。
资源开挖终有尽。据测算,再有30年,铜川将无煤可采。2009年,国务院确定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铜川市被列入其中。
铜川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办公室主任赵亚军说,对于铜川来说,必须改变“挖煤卖资源,挖石烧水泥”的资源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早转早主动,迟转更被动,不转没出路。实践证明,转型给了这座城市新的生命。
首先是解决严重污染问题。从2003年开始,铜川从结构调整促节能减排入手,上大关小,全市所有落后水泥窑拆除关闭,累计拆除24家企业的39条落后水泥生产线,水泥产业实现无立窑生产,使铜川市步入全国水泥产业结构优化先进行列,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同时,确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认真解决民生问题的转型发展总体思路。目前,铜川市电力电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非资源性接续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已建成202万亩鲜干果基地,农民人均果业面积达到5亩。
为改善民生,从2003年起,铜川市自筹资金在全省率先大规模实施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综合治理,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61万平方米,3.46万户、12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
铜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依托“药王”孙思邈这个品牌,铜川市确立了建设“经济强、文化兴、生态美”的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的转型发展目标。借助休闲养生城市的新“名片”,铜川正在逐渐成为游客休闲养生游的最佳目的地,今年上半年,铜川旅游综合收入达18亿元,同比增长60%。照金香山、玉华宫、药王山、陈炉古镇四大景区,已形成集红色旅游、宗教文化、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多个旅游板块;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有力带动了酒店、药膳、养生等产业发展。
今日铜川,森林覆盖率已达44.8%,2011年有328天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转身之间,铜川成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