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空工业战线干部职工悼念罗阳--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综合报道

上海航空工业战线干部职工悼念罗阳

2012年11月30日09:20    来源:东方网    手机看新闻

东方网11月30日消息:上海航空工业战线的干部职工,昨天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罗阳同志的哀悼和敬意。罗阳同志用生命所坚守的航空报国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上午十点,位于漕河泾的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300多名干部职工放下手上的工作,为罗阳同志默哀一分钟。闵行紫竹的中航工业商发公司,公司的旗帜降半旗,表达哀思。中国商飞也在公司内全面开展向罗阳同志学习的活动。

大飞机环控系统设计师李岚,20年前曾经在601所和罗阳同志一起工作过,当时那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他那个人身体特别好,我们当时打排球,他是主攻手,特别阳光的一个人。他工作作风很严谨,总是跟我们说航空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情,你要沉下来,心态要放平。如果哪个项目成功了,那就是无法表达的喜悦心情。当时他看到歼8II首飞的时候,那就是用激动用喜悦都表达不出来的感觉。”

她因此而相信,在歼-15战斗机实现了完美的舰上起降之后,罗阳走得一定很欣慰,很安详,很坦然。

深深的哀思埋在心里,手上的工作不能停歇。歼-15舰载战斗机航电系统负责人、中航工业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周奇说,下一步,他们要竭尽全力,把罗阳用生命托举起的航母舰载机,打造得更先进,更强大:

“我们最好纪念他的方式就是把我们手头的工作做好,把国内最好的技术用上去,把舰载机搞得更好,更出色,让我们航母具有更大的战斗力。”

和航母一样,大飞机同样是大国崛起的一个标志工程。C919大型客机,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全面设计阶段,记者在研发、制造、试飞的岗位上,看到了一个个罗阳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身影:

“我们现在上611,一周上6天,一天上11个小时,大家为了保证14年飞机上天,都会在航空报国的理念下,努力奋斗。

能处在这个时代,干这么大的项目,是几代人盼望而得不到的。我非常珍惜这个时代,人做事情,需要一点精神,需要一点奉献。”

中航工业商发公司副总经理张玉金说,从上到下,凝聚起罗阳这样的航空报国精神,就没有什么困难和瓶颈是我们突破不了的: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敢于超越,敢于创新,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产品和产业会打破国外的封锁,就像罗阳带领他的团队,把舰载机由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保型号”、“保节点”这样的铮铮誓言,感受最深的是航空人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希望他们也能拿出对待飞机隐患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身体。因为他们每个人,对于航空工业来说,对于国家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铁虎)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