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实施"三定两评四保障"制度 变年终考核为日常监督--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

新泰市实施"三定两评四保障"制度 变年终考核为日常监督

2012年11月30日17:31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从山东省新泰市市委组织部获悉,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山东新泰市今年推行农村干部“三定两评四保障”目标考核制度,变年终考核为日常监督,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村级工作开展。具体做法如下:

落实“三定”基础,变分工不明为权责明确。“三定”,即定权责、定目标、定奖惩。一是定岗位职责。对村干部岗位职责实行台帐化管理、契约化履责,解决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的问题。二是定工作目标。科学确定村干部工作目标,实行公开承诺、限时践诺、群众评诺,推动村级工作落实。三是定奖惩制度。健全完善村级总体工作考核奖惩、单项工作以奖代补的奖惩体系,使村干部有压力、有动力。截至目前,20个乡镇街道共建立健全村干部目标考核奖惩等制度26项,签订目标责任书、承诺书各3735份。市委评选“标兵书记”100 名,各乡镇评选“优秀书记”276名,“七一”前夕集中表彰。

把握“两评”关键,变年终考核为日常监督。“两评”,即实行季度督查考评、半年述职测评。一是实行季度督查考评。乡镇党委每季度逐村进行一次督查考评,搞好分析,找准问题,建立整改台账;乡镇党委书记约谈村党组织书记,督促问题整改。今年全市共约谈村党组织书记375人次,督促解决问题293件。二是半年述职测评。结合年度目标和村党组织书记层级管理办法,每半年组织一次村“两委”班子成员述职评议,评议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年底落实奖惩。目前,新泰市全市已基本完成上半年述职评议,3615名村干部接受党员群众民主评议。

强化“四保障”动力,变保障缺失为知寒送暖。“四保障”,即建立补贴发放、奖惩兑现、工作运转和组织关爱保障机制。一是保障补贴发放。市财政每年拨付资金932万元,统筹发放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补贴,办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乡镇根据考核情况发放村书记绩效补贴300余万元,通过转移支付落实村干部待遇2200余万元。二是保障奖惩兑现。召开经济工作奖惩兑现会、“七一”表彰大会,严格兑现奖惩政策。今年已落实村级工作奖360万元,市乡共表彰村干部1116人。三是保障村级运转。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分配、管理、使用制度,加大经济薄弱村运转经费补助,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新泰市市乡设立“强村固基”专项经费,投入帮扶资金1100万元,新上集体经济项目197个。四是组织关爱保障。建立村干部待遇定期调整机制,今年补贴增幅达15%。对生活困难村干部进行补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发放困难补贴32万元。(杨文彦、魏星)

分享到:
(责任编辑:段欣毅)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