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纪委近日在定期发布会上透露,他们正在建设预防腐败信息系统,整合公安、工商、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信息资源,利用数据的智能对比和筛查功能,发现反腐线索。原来分散的官员财产信息与线索,即将被采集起来,为反腐败所用。
建设这个预防腐败信息系统的背景,是公众屡屡通过房管部门的房屋产权管理系统检索个别官员的房产信息,并在微博上公开。一个典型例子是广州市城管局番禺分局原政委蔡彬被爆出有房产20多套,被封“房叔”。近日又有微博爆料,称广州城建退休领导李芸卿坐拥24套房产,富逾“房叔”,封之为“房婶”。经媒体调查,“房婶”及其家人拥有房产实为18套,也够多的了。
当民间人士能够将前官员的房产公之于众,它告诉我们,采集公务人员的财产状况并加以监督,其实不难。民间人士,手中并未掌握公权力,却把官方一直称难的公务人员房产信息摸清了。他们没有动用任何刑侦司法手段,只是以市民身份登录相关政府网站,真相即告大白于天下。采集官员财产信息岂止是不难,其实是挺容易的事。
当然,会有人拿曝料人的动机说事,怀疑曝光前官员房产信息的背后有什么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为有这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人才会琢磨特定官员的弱点与软肋,刻意收集人家的财产信息,以达到报复或损人的目的。但所谓预防腐败,不就是要有揭人短处、阴暗处的动机,拉下脸来说破官员们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吗?这样做双方都会觉得尴尬,但怕尴尬,就别提什么反腐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