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温州在“公”字头上频频动作,先是推行了市级机关公车改革,接着又对公务接待出招,要求执行“三严四禁”等规定。
念了“紧箍咒”,效果如何?近日,温州市纪委通报,各地各单位执行“三严四禁”情况总体良好,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明显下降。仅执行首月,公务接待费就下降四成多。
温州出台“史上最细公务接待规定”
何谓“三严四禁”?
今年5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改革和加强公务接待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工作餐制度,严格执行公务卡消费制度,严格执行公示报告制度;禁止午餐饮酒,禁止同城接待,禁止超规格接待,禁止经费超支。”
6月底,温州又下发了《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对公务接待中很多地方,都进行了细化和量化。
比如,规定标准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60元;陪餐人不得多于客人数;同城单位不得互相宴请;野生黄鱼、鲍鱼和鱼翅等高档菜,以及茅台和五粮液等高档酒,不得上桌;公务接待要逐月公示报告等。
温州版《实施细则》,被不少网友称为“史上最细公务接待规定”,也让“三严四禁”更加引人关注。
如此详细的规定,实际执行效果如何?大家更为关心。
执行首月,接待费下降四成多
近日,温州市纪委对各地各单位的“三严四禁”执行情况进行了通报。
8月中旬开始,温州市纪委会同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组成督查组,采取细查账册资料、明察暗访和个别核查等方式,对98个市直单位和11个县(市、区)执行“三严四禁”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通报称,从督查情况看,各地各单位执行“三严四禁”情况总体良好,公务接待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比如,绝大多数单位再造了公务接待流程,出台加强了公务接待管理新规定。
乐清按季度对被接待费用发生额最高的6个部门发告知书,苍南推出“乡镇公务卡”,鹿城区等地及多数市直单位,提倡机关食堂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