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网络消息前天指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倍多,截至昨天晚间,连续两天停牌的酒鬼酒还未发布澄清公告,但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该网站报道在超标指标上前后反复改变。目前,北京市场上酒鬼酒仍在正常销售。
关键指标改来改去
此次酒鬼酒塑化剂事件是由21世纪网19日率先报道。该报道称,检测报告显示,酒鬼酒中共检测出3种塑化剂成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中,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报道称,根据2011年6月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中的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也就是说酒鬼酒DBP超标高达260%。该网站报道中的原文还引用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的话,称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
尽管酒鬼酒至此尚未正式发布公告,但是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昨天向记者表示,该网站报道有自相矛盾之处,“该网站19日的检测数据的DBP超量已经堂而皇之地改成了DEHP”。记者昨天对比该网站19日和20日的截屏发现,该网站列出的检测是DBP超标260%;而昨天上午变成了“DEHP”,但昨天下午,又改成了“DBP”。
该网站制作的一个表格有一段针对塑化剂的解释:“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表示,塑化剂DEHP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塑化剂DEHP的作用类似于人工荷尔蒙,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对此,酒鬼酒上述负责人表示:“在文字材料中说我们的DBP超标,在专题的显眼位置说我们的DEHP超标,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指标,后者的危害性已经得到台湾的论证,而前者的危害性没有国际结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