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委員:將家國情懷作為立德樹人工作的邏輯起點

熊旭、宋子節、鐘焯(實習)

2020年05月27日12:18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這幾年的履職過程中,我一直關注著教育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立德樹人。”全國政協委員、史家教育集團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王歡5月26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她又一次提出關於加強學生道德品質教育的提案。

“要通過道德品質教育來培養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王歡始終關注孩子身心健康,在干事創業中積極履職盡責,推動全社會對孩子道德品質教育的關注。

“在孩子們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大家往往把教育進行了智育方面的窄化,認為孩子取得好成績,獲得知識,學習和教育就達成了目的。”王歡指出,“但是,不論是從我國幾千年的教育發展過程,還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的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對‘人’的培養應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立德為先,樹人為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是具備‘家國情懷’的東方君子形象,這個‘人’首先是心懷‘國人’,懷抱家國信仰﹔其次是情系‘家人’﹔第三是身修‘個人’,擁有責任擔當等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王歡表示,要通過道德品質教育來培養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培養學生內心的家國情懷意識,培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王歡建言,“要將家國情懷培育作為新時代立德樹人工作的邏輯起點,在課堂學習、課外實踐和家庭教育等多個環節中重視德育的意義。”

“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與自信心”

對於如何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王歡在日常教學管理和調研履職中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從傳統文化入手,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2018年全國兩會,王歡提交了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提案,希望能從國家層面出發,讓孩子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樹立一種文化自信。“優秀的傳統文化會激發學生們努力學習,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的內驅力、自信心。”王歡解釋道。

“博物館是另一個切入點。”王歡表示,“從博物館的學習過程之中,促進學生理解、認同和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孩子們在與文物對話過程中,能夠對當時社會和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思想、價值觀有所了解。”目前,王歡正帶領團隊開發校園的數字博物館課程,在今年的提案中,她也特別提出讓更多孩子能夠在校園中了解文物,進而增加對歷史文明的了解與感悟。

“要在現實生活中引導學生做‘有心人’”

“希望孩子們能夠去發現社會的一些問題,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成長自己,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得到道德品質和其他一系列的教育。”王歡介紹。

“在疫情期間,孩子們把發明的噴水小杯子送給了義務社區服務者,還學習了醫療知識,帶領大家一起做防疫操等等。這些行動讓我們看到,孩子們在主動投身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展現出以國家命運為已任,以國家利益為重要的一種基本狀態,也讓人看到了國家未來充滿著很多希望。”王歡介紹。

今年,秉持著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初心,王歡帶來了建立家校共育示范校、加快建設校醫隊伍等提案,“我在調研中發現,家校共育目前有很多探索,但也存在不足,我建議通過建立家校共育示范校,形成模板,給予更明確的導向,可以讓更多的學校和家庭掌握相關知識和方法共同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希望孩子們通過學校、家庭、社會多途徑的教育,能夠真正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願意為孩子們的成長盡好職、履好責。”王歡總結道,“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孩子們全面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精神氣質的一代新人。”

(責編:宋子節、鄧志慧)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對話地方領導
    高談客論
    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
    兩會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