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爾木:橫空出世莽昆侖【4】

余清楚 張玉珂 王浩 申亞欣 楊麗娜 楊陽 馬盛楠

2016年08月15日08:44  來源:人民網
 

一條路——

升級“旱碼頭” 打造立體樞紐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女歡聚一堂。”

《天路》嘹亮的歌聲震懾人心,久久繞梁。锃亮的鐵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光,向高原深處延伸,化成兩道耀眼的光束。

十年前的7月1日,全長1142公裡的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建成,標志著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全線勝利建成通車。

修成這條“天路”有多麼不容易?從當年國際社會的評價可見一斑,“有史以來最困難的鐵路工程項目”“世界上最壯觀的鐵路之一”“可與長城媲美的偉大工程”。

格爾木火車站

作為青藏鐵路的重要節點城市,生活在這裡的三代鐵路人,見証著這條“天路”的每一步變遷和成長。

格爾木車務段的副段長楊書銘,是1983年第一批來到格爾木火車站的鐵路人,他在這裡度過33載春秋。“大沿帽、蒸汽機車、煤油燈”是楊書銘剛到格爾木站的最初印象。

皮膚黝黑,被親切稱為“花站”格爾木車務段南山口站的站長花映海,則是格爾木的第二代鐵路人。“東風4型內燃機、雙線電氣化貫通”,花映海感慨著鐵路技術的更新換代。

90后小伙制動員梁立棟年紀不大,但已經工作了5年的時間,伴隨著鼠標長大的一代,又為格爾木火車站注入新的活力。“數字燈顯、衛星定位、無人站”,是梁立棟眼中第三代鐵路人的工作常態。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開通前,進出藏的物資運送有95%都通過格爾木中轉,故而這裡有進藏“旱碼頭”之稱。青藏鐵路格拉段通車運營后,格爾木火車站更加繁忙。這個偏於西北一隅的車站,十年間旅客發送量增幅達48.6%,貨物發送量由2006年551.5噸增加到2015年1558.2噸,十年間貨物發送量翻了近三倍。

火車行駛在青藏鐵路第一高橋三岔河特大橋

“天路”的貫通,讓沿線群眾的出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Z21次列車上,人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回家的路變短了,從格爾木至拉薩上千公裡僅需14個小時車程。

“現在,格爾木基本形成了以公路、鐵路、民航和管道運輸等為主的立體交通網絡。青藏、青新、格敦三條公路干線形成交匯,青藏鐵路穿城而過,格敦、格庫鐵路加快建設,格爾木機場已具備夜航條件。”格爾木市交通局局長王有勝介紹說,“格爾木向外發展已經有了四通八達的堅實依靠,由僅僅承擔西藏中轉任務的進藏‘旱碼頭’,蛻變成為西部地區通往藏、川、新、隴等地的重要交通樞紐。”

這座因“路”而興的城市,始終把交通運輸作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面向“十三五”又提出更高目標——

公路方面,完善公路路網結構,加密公路路網及改造提高公路等級,境內國省干線建設裡程為309.5公裡。鐵路方面,規劃建設格成鐵路、青藏線(格拉段)增建復線鐵路和格昆鐵路等干線鐵路,形成東至西寧、北達敦煌、南去拉薩、西抵庫爾勒、西南至成都、昆明的“卡”字形路網結構。航空方面,完成格爾木機場改擴建工程,適時開通格爾木至烏魯木齊、北京、上海等地航線,逐步完善機場的次樞紐作用。

“鋪路、架橋、插翅膀”,格爾木正在向著中國西部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和青藏高原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昂首邁進。 

“閱盡人間春色”,格爾木風景獨好!

(責編:曾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