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來安徽考察紀實:在中部崛起中闖出新路【2】

2016年05月03日11:09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挂念老區扶貧——

  橫下一條心打贏攻堅戰

  革命老區金寨縣也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別山區扶貧攻堅重點縣,2015年底仍有貧困人口8.34萬人。老區人民生活得怎麼樣,習近平一直牽挂於心。

  4月24日下午,習近平乘車1個多小時,來到位於深山區的花石鄉大灣村大灣村民組,實地考察脫貧攻堅工作。

  村民陳澤平今年56歲,與身體殘疾的妻子住在光線昏暗的老宅裡。習近平來到屋裡,與他們親切交談,詢問生活情況。“身體還好嗎?”“這個季節屋裡還有點冷吧?”“家裡種幾畝地?”“種的茶葉幾年能收獲?”“養了幾頭豬?”“豬肉價格還可以吧?”總書記問得十分細致。村干部遞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情況調查表》。 “移民直補”“公益林補貼”“計生獎”“勞務收入”……總書記一邊念著表格上的項目,一邊向陳澤平了解貧困戶搬遷等支出和補貼情況,問他願不願意搬遷到山下去。陳澤平高興地說:“黨的這個政策好,我歡迎! ”

  來到村民汪能保家,習近平緊緊握著他的手熱情地說:“老汪你好,我來看望你們! ”汪能保激動不已:“做夢都沒想到您會到家裡來,共產黨政策好,給我們帶來好多福分啊! ”習近平拿過他家的扶貧手冊,從第一頁開始翻閱,了解致貧原因、扶貧措施、脫貧進展等。聽說老汪愛人患有高血壓,一年藥費要花兩三千塊錢,習近平說,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時有發生,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

  走出汪能保家,習近平又走訪了汪達偉、汪達開、陳澤申家。當地干部沿途向總書記介紹茶園、魚塘、小型光伏電站等扶貧項目,習近平一一詢問生產經營、成本效益,同大家一起算脫貧時間賬。

  村民陳澤申家的小院裡,當中擺著一張方桌,桌上放著一篩花生,旁邊是一圈椅子。習近平在這裡坐下來與鄉親們座談。

  “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我的孫子都讀到高三了。 ”聽說陳澤申的孫子即將高考,習近平詳細詢問孩子學習情況。他說,要做好教育扶貧,不能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教育跟不上就會世世代代落后,學一技之長才能有更好保障。

  村民汪於常興辦農家樂,有了致富門路。習近平問他:“來的人多嗎?是每天都有人來,還是逢年過節才有人來? ”“主要是雙休日來客人。 ”“主要是哪裡人? ”“都是城裡人。 ”聽說前一天,他家來了6批客人,賺了一筆不小的錢,總書記高興地笑了。

  大灣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余靜向總書記講述了自己的扶貧歷程。她說,村裡現在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4戶415人,“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習近平問她:“像光伏扶貧這樣的產業化扶貧措施,還有哪些? ”“還有茶葉、旅游、養殖。 ”“這些措施是長期的吧? ”“是的。 ”得到滿意的回答,總書記露出欣慰的笑容。

  習近平在座談中指出,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准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責編:王政淇、劉軍濤)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