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年時間規劃未來
記者採訪發現,在目前申請“延畢”的同學中,出國交換是一個重要動機。
徐亮是北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也是其所在學院屈指可數選擇“延畢”的學生之一。徐亮表示,他從研一就開始計劃要推遲一年畢業。
“我是從一個偏重實務的學校保研過來的,入學后發現這邊的課程比較注重理論,有些不適應,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學到什麼。當時就在考慮換個環境,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該怎麼面對學業和生活。”
因此,他選擇研二時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做交換生,陌生的環境和完全獨立生活的壓力使他成長。“這一年感覺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交了一些有趣的朋友,父母也認為自己真的成熟了”。
在加拿大,除了按興趣選擇學習社會學、金融地產等方面的知識,徐亮還學習了飛機駕駛,並獲得了飛機駕駛執照。“我對開飛機很感興趣,在國內就學過一些相關知識,來這邊更是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硬件條件”。
而這一經歷成了他求職簡歷中的最大亮點。“回來之后找工作,很多企業HR都會對我出國以及學飛機駕駛很感興趣。他們認為可能我會比較有主見、會在喜歡的事物上投入努力,因此‘延畢’一年,反而獲得了求職的加分項。”徐亮說。
渴望已久的海外名校、千載難逢的交流機會、迷茫糾結的就業之路……當這些因素匯聚在一起時,中國人民大學的碩士生舒婭也選擇了主動“延畢”。
舒婭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一段在國外生活學習的經歷。研一時,她在學校網站看到了一則關於選拔同學赴歐洲做交換生的通知,她一直向往的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出現在學校列表中,就趕緊報了名。
一系列程序后,舒婭成功申請到這個機會,成為那一年人大唯一一個去巴黎政治學院交流的研究生。因為出國交流會影響到研二的論文安排,舒婭理所當然地選擇了“延畢”一年。
“這不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決定。當我知道自己有機會進入巴黎政治學院交流時,‘延畢’對我來說根本不算是個事。”舒婭說。
舒婭研一時還沒想清楚今后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對於研二就要開始找工作這件事,她其實有點迷茫,“延畢”正好多出一年時間可以好好規劃未來。
如今,舒婭在一家知名企業順利找到工作,她認為,出國交流的經歷不僅為她的簡歷增色不少,還讓她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
申請“延畢”要權衡好得失
據了解,如今“延畢”的學生增多,和一些高校進行的“彈性學制”改革有關,學生對於自己何時畢業有了更多的決策權。劉佳說,人大的研究生學制是2∼4年,雖然大部分同學都是兩年就畢業,但可以申請延長就讀時間。
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同學都產生過“延畢”的想法。
“我覺得今年就業壓力太大了,到現在還沒有拿到滿意的offer,聽說有些外校的同學申請了推遲畢業,我也想先等一等,多實習一下,明年再試試。” 北京大學研二學生穆靜說。
然而,並不是所有高校都對學生申請“延畢”的決定表示支持。穆靜剛萌生了推遲畢業的想法,就被“扼殺在搖籃裡”了。
這學期一開學,穆靜就收到了學院教務老師群發的郵件,上面寫著:“如辦理延期手續,請注意延期影響。碩士延期一般是論文問題,其他原因學校不主張延期。”
更令穆靜心裡一哆嗦的是,郵件中寫道:“延期后的學生在學籍表中都有記錄,屬於非正常畢業,而學籍表將放在學生人事檔案中,延期記錄跟隨學生一生。延期學生在將來找工作、落戶時都會有影響……”
穆靜又去校研究生院咨詢,研究生院的老師表示,北大一直以來很少有同學主動“延畢”,該校並未實行“彈性學制”,因此“延畢”會記入檔案,畢業成績單上也會注明。
該老師表示,以往因為個人原因“延畢”的同學曾面臨用人單位要求學校開具相關証明的案例,學校很為難。穆靜收到的學院郵件中也寫道,“學校不會出具任何延期原因的相關証明。”
因此,該老師反復勸穆靜,“別想啦,趕緊寫論文,趕緊畢業,這是為你們好……”經過一番考慮,保守的穆靜隻好選擇繼續找工作,按期畢業。
但不少主動“延畢”的同學表示,留在檔案裡的記錄對今后找工作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有“延畢”打算的同學要權衡好得失。
對於“延畢”求職的影響,舒婭表示,隻要與招聘單位充分溝通,大部分單位都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一些單位可能還帶有‘延畢’就是論文有問題無法正常畢業的偏見,但隻要誠實地解釋清楚原因就可以了”。
徐亮也曾遇到和穆靜同樣的情況,“我也確實猶豫了一段時間。”徐亮說。
除了教務老師的勸告,徐亮說自己還有另一個擔憂。“傳言說北京市落戶政策有變,碩士27歲以上可能無法獲得北京戶口,我希望在北京工作,這點不能不考慮”。
經過咨詢,徐亮發現自己“延畢”后年齡尚在可落戶范圍內,而這個交流機會十分寶貴,因此他果斷申請“延畢”並出國。“一年的時間成本,對我來講是有壓力,但是我認為我應該換一種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風險還是在我可承擔的范圍之內的”。
不過,徐亮並不建議大家都跟風“延畢”,“對於大學生來說,如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如果延期的這一年沒有確切的目標,不如按期畢業,在工作崗位上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受訪學生均為化名)(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劉甦 楊書源)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