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制圖謝瑤
【理財案例】
京華時報讀者張先生,今年32歲,此前將家庭閑置資金投入股市。近期將股市資金抽離,剩余近30萬元,但仍虧損7萬元。張先生不想將資金再投入股市,想進行一些較為穩健的投資,盡量賺回股市虧損。由於當前低利率時期,資金閑置就意味著貶值縮水,請教理財分析師如何保值的同時賺回股市虧損的金額。
【理財方案】
首先,建議張先生進行儲蓄賬戶升級,實現活期賬戶資金享受定期收益。其次,構建穩健的投資組合應該兼顧風險規避、流動性需求和客戶的風險偏好幾方面因素,因為30萬元是家庭閑置資金,則視為可以全部用於投資。建議投資組合配置四種不同產品降低集中投資的風險。第一,銀行理財產品40%,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利率高於銀行定期,可根據需要選擇長短期限產品進行組合,短期產品可滿足家庭短期資金需求保証流動性,長期產品可在降息周期提前鎖定收益。第二,保本基金20%,保本基金投資可以做到保本不保守,攻守兼備,股市行情好可投資股市,帶來超額收益,股市行情不好則投資債市和貨幣市場實現保本增值目標。
第三,債券型基金20%,考慮到目前市場利率處於下降周期,正是配置債券基金的大好時機,債券基金風險較低,波動性不大,中長期持有可獲得高於市場理財產品的超額收益。
第四,可以用20%資金配置主動型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主動型的股基可以通過基金經理主動的操作降低系統性風險,被動型的指數基金可以避免基金經理對市場的判斷失誤而造成的收益損失,兩者可以起到很好的互補作用,降低整體組合風險,投資組合建立后,可以進行持續的跟蹤評價,適時進行優化調整,使投資收益最大化。另外建議通過股票基金定投的方式進行長期投資,每月固定時間固定金額投入,可積少成多,降低持倉成本,平衡風險,股市一旦上漲,即可獲得超額回報。
指導專家中國建設銀行北京西四環支行個人客戶經理何利娟
京華時報記者余雪菲
(來源:京華時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