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總量全國第一的廣東,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排全國第6名,隻有排名最高地區上海的55.88%。這是新近出版的《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透露的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官網公布的數據,2014年廣東國內生產總值(GDP)67792.24億元,比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GDP總額還多。但日前,《社會藍皮書:2016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在北京舉行新書發布會,記者獲取書中的《2015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狀況:新的消費熱點正在形成》一文顯示,廣東無論整體還是分城鄉來看的居民人均收入,在31個省(區、市)排名並不突出。
據《社會藍皮書》,2014年,全國31個省(區、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為上海,達45966元。廣東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5元,僅相當於上海的55.88%,相當於北京(44489元)的57.73%,也低於浙江(32658元)、天津(28832元)、江蘇(27173元)。
廣東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48元,排在全國第5名,低於上海(48841元)、北京(48532元)、浙江(40393元)、江蘇(34346元)。
廣東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6元,僅排7名,低於上海(21192元)、浙江(19373元)、北京(18867元)、 天津(17014元)、江蘇(14958元) 、福建(12650元)。
記者從《廣東統計年鑒2015》數據了解到,2014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0948元,排全省第一﹔廣東14個地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省最低則是河源,為13283元,最高是最低的3倍多。記者陳強
(來源:羊城晚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