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星動》《從天兒降》《不可思異》……近日上映的幾部電影片名,乍一看沒有什麼不妥,仔細一想卻有點不對勁兒,原來都是披著成語的外衣,表達著另外的含義。難怪有網友調侃,這三部電影應該叫“成語挑錯字”系列或“改編成語殺手”系列。
每個成語都是傳統文化的結晶,有著約定俗成的含義,背后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如此誤用成語,看似豐富了漢語行文的風格,增強了漢語的表達能力,實則存在不小的隱患,尤其是容易誤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君不見,很多中小學生的作文錯字連篇,亂用成語,讓人啼笑皆非,這很大程度上是著了諸多領域屢屢誤用成語的道。
因此,當務之急是,一方面要正本清源,加強貫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形成尊重成語、規范用語的氛圍﹔另一方面要在中小學和新聞媒體領域,不斷予以引導和呼吁,讓孩子從正規渠道接受傳統成語的教育,以規范自身的成語積累和使用習慣。這既是尊重母語的體現,也是在延續我們的傳統文化。
正可謂:變味成語真害人,渾水摸魚假成真。若不嚴肅以校正,傳統文化自斷根。
李建生 文 焦海洋 繪
(來源:中國教育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