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拍攝者:張文軍
中新社西昌12月29日電 (記者 張素)“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12月29日,一顆中國“太空眼”發射升空,它將在距離地球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軌道上實現“去看看”的目標。
“太空眼”什麼樣?
這顆“太空眼”學名為“高分四號”衛星,是中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的重要項目之一。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介紹,“高分四號”採用新研制的高軌遙感衛星平台,裝載一台大口徑面陣凝視相機。
何為“大口徑?由於“高分四號”站得高,需要攜帶“大炮筒”。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分四號”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李果解釋,“高分四號”首次採用可見光近紅外與中波紅外共口徑技術。
何為“面陣”?李果稱,“高分四號”採用捏景成像的方法,聚焦在無窮遠處,“咔嚓”一聲拍出一張整幅照片。與已發射的“高分一號”、“高分二號”採用的線陣CCD推掃相比,“高分四號”選用CMOS傳感器,“曝光時間可調,抗飽和溢出能力更好”。
何為“凝視”?李果說,得益於地球同步軌道“相對地球靜止”的特點,“高分四號”可以對地球“盯著看”。
“太空眼”看什麼?
童旭東說,“高分四號“運行於地球同步軌道,“這是目前最高時間分辨率的遙感衛星,也就是對同一個地區的重復觀測時間間隔甚至到秒級”。
地球同步軌道作為一種寶貴資源,已被通信、廣播、氣象衛星擠得“密密麻麻”。李果說,選擇這個位置的原因在於“可以覆蓋中國全境”。
童旭東認為,中國相較於其他國家,既對可以“凝視”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有著迫切需求,國土面積大小及所處位置也適於使用這種衛星。
“看上去很美”地球同步軌道也給“高分四號”帶來種種挑戰,比如高溫、輻射等惡劣環境,比如高精度指向及高穩定控制。“上面一角秒,下面可能相差數公裡,衛星拍攝時不能抖動。”李果說,研制團隊改進控制系統,保障復雜成像條件下的成像質量。
“太空眼”怎麼用?
童旭東介紹,“高分四號”的應用系統由中國民政部衛星減災應用中心、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等機構按分工進行。
因為軌道不同,“高分四號”無法與低軌道運行的“高分一號”、“高分二號”進行組網,但它開啟了高低軌遙感衛星協同工作的時代。比如發生災害時,運行更靈活、拍攝細節更清晰的低軌道衛星,與可以連續提供災害變化信息的高軌道衛星相互配合,提供更多數據支持。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副主任、高分四號工程總師於登雲說,“高分四號”平時將常規巡視,或基於主用戶單位的需求進行工作,一旦地面有緊急情況也可以實現全天時工作。
按照計劃,“高分四號”衛星於29日發射后,將在4日后進入地球同步軌道,進行五六個月的在軌測試后投入應用。(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