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高層建筑9—11樓是"揚灰層" 這種說法靠譜嗎?
(陝西廣播電視台《第一新聞》)有人說高層建筑的9—11樓是“揚灰層”。在這幾層,不僅灰塵多,而且各種空氣污染物都會集中在這裡懸浮,聽起來怪嚇人的,那麼,傳說中的“揚灰層”真的存在嗎?來看記者的實驗。
建筑物的“揚灰層”真的存在嗎?
網帖說,“別以為高層中的九到十一樓不錯,那你大錯了,這些樓層正好是揚灰層,臟空氣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我們是不會告訴你們的。”
記者:“揚灰層”這一說法到底靠譜不靠譜?那麼我們也先用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証一下, 我們准備了一截透明膠帶,把帶膠的一面朝外,然后分別把它們貼在建筑物的3層,傳說中的揚灰層10層,還有29層窗外,然后我們等48個小時來看一下,三截膠帶表面的灰塵有什麼樣的變化?
經過48小時后,記者再次回到高層建筑的3層,10層和29層,取下3張膠帶,為了更直觀地看到灰塵的情況,記者將它們貼在了一塊黑色木板上,仔細對比三個樓層的灰塵情況,三張膠帶的表面都是略有灰塵,但是並沒有感覺第10層的膠帶上灰塵更多。
記者:三張膠帶紙上的灰塵數量差不多,可能是因為人的肉眼無法區分灰塵中細微的區別,那麼為了讓實驗更加精准,我們也是來到了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請我旁邊的實驗員用專業的儀器來為我們檢測一下空氣當中的微粒數量。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員王偉:本次測量咱們設定的是每5分鐘測一次,表示5分鐘之內空氣質量濃度的一個平均值。
實驗開始,實驗員首先來到了了一棟高層建筑的3層,將實驗儀器對准窗外,然后等待5分鐘……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員王偉:像這個值就直接代表PM2.5的濃度,它現在大概是112左右,PM10大概就是110左右。
接下來,記者來到了這棟高層的頂層,用同樣的方法再測一次數據,結論是pm2.5濃度為103微克/m3,pm10濃度為60微克/m3,與3層相比,數據有相對減小的趨勢,那麼,在傳說中的揚灰層——第10層會測出什麼樣的數據呢?
“揚灰層”說法不靠譜 各層污染差別不大
頂層的空氣比3層的空氣質量稍好一點,那麼,位於高層建筑中間的第10層空氣會比較差嗎?接著來看實驗。
記者和實驗員來到了建筑物的第10層,然后用同樣的方法調試好儀器,對准窗外,等待5分鐘……
5分鐘后,數據出現,pm2.5濃度為110微克/m3,pm10濃度為106微克/m3,對比前兩組數據,第10層的數據並不是最大的,而是處於中間值。而從三組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隨著樓層的升高,無論是pm2.5還是pm10,都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並沒有出現所謂的“揚灰層”灰塵密度最大的情況。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彥鵬:揚灰層這個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因為在西安的冬天,空氣污染物混合層在白天一般是200-300米,在晚上一般是100米,這樣的高度30米以內的樓基本上都浸沒在這個高度裡面了,因此就像我們空氣污染氣象學常說的,像一個厚厚的被子把污染物都給蓋在裡面了,因此,大家都置身其中,不能避免污染物的影響。
李老師說,空氣中粒徑小於100微米的懸浮顆粒物被統稱為總懸浮顆粒,也就是pm100,而其中粒徑小與10微米和2.5微米的就是我們常說的pm10和pm2.5。根據我們的實驗數據,隨著樓層的升高,pm10的顆粒密度減少的幅度比較明顯,在第3層時為112微克/m3,到頂層時已經減少到了60微克/m3李老師說,這主要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直徑大的顆粒更易於沉降,而直徑小的更容易懸浮在空氣中。
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彥鵬:總體來說,一般來說空氣污染物隨著樓層的高度增加會有一個下降的趨勢,但是這個趨勢值也是很微弱的,樓最頂層,就比如說30樓和1層的污染物的濃度是有一個減小,但是這個減小就在10%-20%以內,一般來說,就是1-5層比較底的樓層,它的空氣污染物的濃度都比較高的,因為空氣污染顆粒物,越是大顆粒,它的TSP就叫總懸浮顆粒物,它就比較大,隨著重力作用它會落下來,另外除了工業污染,還有很多交通污染,他們所造成的(影響)都是在近地面,它的污染源會多一些,它的濃度在底層肯定是高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樓層越高,空氣中的較大顆粒就會越少,而較小顆粒則變化不大,並且顆粒都是呈現出樓層越高,污染物逐漸減小的趨勢。而傳說中的“揚灰層”,其實並不存在。
(來源:西部網)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