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光伏產業總產值超二千億 光伏崛起引領綠色轉型

2015年12月09日06:30  
 
原標題:我國光伏產業總產值超二千億 光伏崛起引領綠色轉型

  2014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定格在2805萬千瓦,這個數字是2005年的400倍。10年間,中國光伏產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如今已躍升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光伏產業的異軍突起,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也為中國乃至全世界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水電裝機達到3億千瓦,是2005年的2.57倍﹔並網風電裝機達到9581萬千瓦,是2005年的90倍﹔核電裝機達到1988萬千瓦,是2005年的2.9倍。毫無疑問,光伏發電已經成為發展最快的清潔能源技術。

  光伏發電的高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應立竿見影。從2013年開始,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應用市場,到2014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並網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

  據統計,每發1千瓦時電要耗費約0.4千克標准煤,排放0.272千克碳粉塵、0.997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250億千瓦時光伏年發電量可節約100億千克標准煤,減少各類污染物排放328.5億千克,大大利於節能減排。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歐美主要國家光伏裝機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在國家多項光伏政策的扶持下,同樣經歷了前期階段性的困境后,自2014年以來,中國光伏產業持續回暖,多數企業經營狀況得到較大改善。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光伏制造業總產值已超過2000億元。中國光伏產品進出口、下游電站建設、企業盈利等領域全面向好。其中,硅片、電池片、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額達到100億美元。光伏新增裝機約10.5吉瓦,同比增長177%,其中地面電站約為6.5吉瓦。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前十家組件企業毛利率超過15%,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在全球光伏市場低迷之際,中國光伏產業成功從世界光伏第一大國德國的手上接過引領市場的旗幟,在全球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制造領域迅速佔據上風。天合光能、晶科能源、英利、阿特斯以及晶澳等一批優秀光伏企業順勢而上,成績斐然。

  經歷了2011年至2013年的持續虧損之后,中國國內光伏市場以及海外新興市場的開啟,成為推動行業復蘇的重要力量。

  在寧夏中衛市騰格裡沙漠南緣,上萬塊光伏板熠熠生輝,成為沙漠裡的一道風景,這就是國內首個沙漠光伏發電站。電站的建設方銀陽新能源有限公司幾年前還只是無錫的一家小企業,在政策引導下,公司將硅片工廠搬到了中衛,還在沙漠裡建起光伏電站,形成“硅料—硅片—光伏組件—光伏發電”新能源全產業鏈,幾年時間就躋身為西北第一的光伏企業。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雖然外部環境較差,但由於有了國內市場的支撐,加上我國光伏企業目標市場拓展到中東、非洲等地區,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減弱,使得光伏企業壓力減輕,光伏產業正向好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王軼辰)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