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縣委書記隊伍
把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到實處【2】

——學習習近平《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

中央文獻研究室
2015年08月28日03: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加強黨的建設,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

  縣委書記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踐行“四有”和“四個人”的要求,最終要體現在加強和改善縣域黨的領導、提升縣域治理水平上,體現在抓改革發展穩定上,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特別是改善困難群眾生活上。習近平同志囑咐縣委書記們:黨把干部放在這樣一個崗位上是信任,是重托,要意氣風發、滿腔熱情干好,要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中國的事情要辦好首先中國共產黨的事情要辦好。做好縣域治理,首要的是加強和改善縣域黨的領導。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增強基層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他就基層黨的建設特別是作風建設,對各級黨委提出要求,強調要抓常、抓細、抓長,做到“三個堅持不懈”,即:堅持不懈開展作風教育,始終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堅持不懈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堅決反對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堅持不懈強化宗旨意識,解決好黨員、干部是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問題。

  對如何抓縣域治理,搞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習近平同志有很多重要論述。《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他強調要准確把握縣域治理的特點和規律,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科學發展。一是,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強調既要善於集中資源辦大事、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又要注重激勵城鄉居民創業增收和勤勞致富、持續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二是,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強調把發展潛力轉化為發展優勢根本要靠改革,要精心運籌、大膽實踐,在縣域改革中走出一條好路子﹔三是,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強調要建立城鄉一體化、縣域一盤棋的規劃管理和實施體制,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鎮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同菏澤市及縣區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時的講話》中,他就當前如何抓好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了部署和要求,強調要堅決推進改革,為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要堅決扭住發展質量和效益,增強發展后勁﹔要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不斷改善貧困人口生活﹔要抓好黨的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干部隊伍。

  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是習近平同志在縣域治理中特別強調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他心中時刻牽挂的一個重大問題。他說:“怎樣支持和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是我經常想的一個問題。”“插隊的經歷,讓我對貧困群眾有天然的感情,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心裡更惦念貧困地區的人民群眾。”擔任總書記后不久,習近平同志就到河北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后來又多次到貧困地區專門進行調研。他明確講:到這些地方調研的目的,就是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

  習近平同志關於扶貧開發的論述非常豐富,書中收入的六篇講話幾乎每篇都有涉及。其中,《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集中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第一,深刻闡述扶貧開發的重要性,強調要增強做好扶貧開發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習近平同志指出,扶貧工作是戰略性問題,也是政治性問題,事關全局,全黨必須高度重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不能如期實現,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貧困地區的全面小康,沒有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要增強緊迫感,真抓實干,不能光喊口號,必須時不我待地抓好扶貧開發工作,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他還進一步從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和黨的性質宗旨的高度,強調扶貧開發的意義。他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第二,研究扶貧開發思路,一要堅定信心,二要找對路子。他強調,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隻要立足有利條件和優勢,用好國家扶貧開發資金,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堅持苦干實干,就一定能改變面貌。推進扶貧開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首先要有一個好思路、好路子。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規劃、找准突破口。要做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開發生態旅游則搞生態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較優勢發揮好,使貧困地區發展扎實建立在自身有利條件的基礎之上。

  第三,切實抓好三項重要工作。他強調,抓扶貧開發要講三句話,概括起來就是“三個緊緊扭住”,即:緊緊扭住發展這個促使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第一要務,因地制宜找准發展路子﹔緊緊扭住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這個基本保障,堅決守住底線﹔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確保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他指出: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尤其要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發揚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抓下去。

  第四,抓好農村黨支部建設。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習近平同志對農村基層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提出四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原原本本把政策落實好。二是要真真實實把情況摸清楚。三是要扎扎實實把支部建設好。四是要切切實實把團結搞扎實。他還鼓勵說:“你們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實了,我們在中央的工作就有了堅實基礎,我們也就放心了。”

  第五,明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的領導責任。習近平同志指出:黨和國家把抓好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任務,貧困地區各級領導干部更要心無旁騖、聚精會神抓好這項工作,團結帶領廣大群眾通過頑強奮斗早日改變面貌。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貧困問題較突出地區的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要認真履行領導職責,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領導同志的工作要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各級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研究扶貧開發面臨的實際問題,創造性開展工作。

  習近平同志關於扶貧開發的這些重要論述,飽含著對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的深情厚誼和無比關心。他多次引用鄭板橋那首著名的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提醒和勉勵我們共產黨人對人民群眾的疾苦更要有這樣的情懷。各級領導干部要認清自身肩負的職責,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有一種骨子裡的愛民情懷”,勇敢地擔負起帶領群眾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歷史重任,堅決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為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就要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包括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縣委書記隊伍。“四有”和“四個人”要求,是對縣委書記講的,也是對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縣委書記,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一書,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扎扎實實搞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努力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以不辜負黨中央的殷切期望和重托。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28日 06 版)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