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1998年,跟隨習近平進藏【3】

福建日報原常務副總編輯  張  紅
2015年08月24日03:4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路奔忙送援藏干部上崗

  1998年6月19日上午,林芝地委行署隆重召開歡迎第二批援藏干部大會。

  習近平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向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林芝地委和行署領導及林芝地區各族人民致以熱忱問候和誠摯敬意。

  習近平說:“西藏是偉大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西藏人民是勤勞、勇敢、富有智慧的人民。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非常重視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貫徹落實,明確指出:支援西藏不僅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林芝地區的事,就是我們省的事。”

  習近平介紹了福建援藏干部的選派情況。他說:“福建1995年送到林芝地區的第一批援藏干部,是從1300多報名者中精選出來的。1998年初以來,省委和省政府組織首批援藏干部先進事跡報告團到全省各地巡回報告,在福建興起新一輪援藏熱潮。有選派任務的3個地市和13個省直單位,報名應選人數超過1500人,經過嚴格考察、反復衡量,最終精選出第二批進藏的23名干部。雖然人數不多,但肩負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3200多萬人民的重托。”

  因為要參加省委六屆八次全會,習近平必須在6月21日離開林芝。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他抓緊一切空隙時間深入實地:考察了八一鎮城區的福建路、廈門廣場、武夷宮、林芝電視台﹔八一鎮到朗縣沿途的塘崩巴農產綜合開發區、堆巴塘新村、南伊工業小區、南伊電站等福建援建項目。

  習近平一路聆聽當地對援藏工作、援藏干部的反映,甚至記住了援藏干部的藏族名字:6月19日下午林芝地委行署工作匯報會上,才旺班典專員報告:“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把12萬的生活補貼,全部用在群眾身上。”說到這裡,才旺班典動情掉淚。習近平稱贊道:“這種精神是孔繁森精神的體現、老西藏精神的發揚,鄧保南是窗口。”

  6月20日,一天之內,習近平親自將派往米林農場、米林縣和朗縣任職的援藏干部一一送到崗。

  雪域高原地廣人稀,一出門就得跑個幾百公裡。

  然而在西藏,“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車到朗縣境內,像是來到月球上:天地突然成了灰色,那寸草不長的崇山峻嶺上,說不清是泥,是石,還是沙?清澈的江水也突然變得渾黃,水流湍急,濤聲在峽谷間低吼……

  沿著雅魯藏布江穿行的公路,是當年英雄的解放軍以生命為代價,從臨川絕壁的半腰上硬炸、硬鑿出來的。人在車上,頭頂是危如累卵的懸崖,腳底是濁浪奔涌的深淵,路面極窄,塌方常見,天一會兒下雨一會兒晴,越野車在泥裡水裡折騰,車毀人亡隨時可能發生!這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在西藏,一踏上汽車,就有一種‘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感覺”!

  習近平比誰都辛苦。每到一個對口援建單位,他都認真聽取即將離任的第一批援藏干部匯報,並和當地黨政負責人座談。他代表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感謝西藏當地干部群眾對援藏干部的關照和支持,同時對第一批援藏干部作出評價,對第二批援藏干部提出要求。

  米林農場滿山遍野是山桃、核桃、嘎瑪蘋果,卻無法轉變為財富。援藏干部許少欽剛到場長任上時,由於虧損嚴重,農場已幾個月發不出工資。在當地干部群眾和故鄉漳州市支持下,許少欽艱苦創業,勇創新路,不僅解決了1000多職工的吃飯問題,而且辦起西藏第一家蜜餞廠,建起水電站、養豬場、面粉加工廠、食用菌培植基地……他累得胃出血,建水電站時滾下懸崖差點丟了命,農場卻煥發出勃勃生機。

  習近平說:“許少欽交上的答卷令人滿意。援藏工作就像接力棒,許少欽走了,劉文標來了,相信他能繼續把工作做好。”米林農場隻有一個援藏干部名額,習近平說:“劉文標一個人像是孤單,其實不然。因為漢藏是一家人,相信大家一定能支持他。”

  米林縣住著藏、漢、回、珞巴等9個民族,來自福州的援藏干部成了傳遞民族友誼的使者,他們把各族同胞當親人,學習語言、了解民俗、體察民情,不到一年,就能用藏語與當地干部群眾交流﹔月工資除了飯錢,全都捐給生活困難的農牧民。1995年12月,為了救援發生重大翻船事故的加拉村, 4名援藏干部趕了三天三夜,途中爬過路寬60厘米、懸在200米危崖上的“老虎嘴”……

  習近平說:“米林的援藏干部是我在福州市委書記任上選拔的。我們雖然遠隔萬裡,但心還是連在一起。葉康勇他們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相信援藏三年下來,回去后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

  朗縣地處高寒缺氧的高山峽谷,援藏干部剛到時,欠款400多萬元,而縣財政每年僅有20萬元收入。全縣80%的鄉村沒有電,70%的群眾是文盲,24所村辦小學中,18所的學生坐地板上課……進藏才一個月,來自泉州的4名援藏干部每人平均掉了14斤肉!然而,他們豁出命來干:尋找礦藏、架橋修路、建設電站、改造舊城、興辦文教、發展林業、建設農業開發區……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朗縣1997年生產總值比1994年增長103.5%,農牧民收入比1994年增長83.4%。由於工作最扎實、政績最突出、干部表現最好、群眾評價最高,在15個省市的44個對口支援縣中,朗縣被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推薦為唯一獲全國表彰的“對口支援先進縣”。

  車隊馳過蠻荒之地進入朗縣城關,眼前出現平坦寬敞的“朗泉路”,涌上來歡迎的縣委機關藏族工作人員說著帶閩南口音的普通話,大家如墜雲裡霧裡!

  習近平深感欣慰。他說:“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體現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縣委領導班子是有戰斗力的集體。朗縣有可喜的今天,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交接過程中,習近平高度評價第一批援藏干部,他說:“你們沒有辜負黨的重托,沒有辜負福建人民和西藏人民的重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們不僅和當地干部群眾團結奮斗,改變了貧窮落后的面貌,還用自己的行動弘揚了正氣,激勵著人們到艱苦的地方去工作,福建人民感謝你們。”

  每到一個站點,習近平都將第二批援藏干部一一介紹給當地的黨政負責人。他要求第二批援藏干部加強學習、扎實工作、團結協作,再接再厲,譜寫新的篇章。他同時希望:“福建和西藏林芝的友情,像雅魯藏布江一樣,源遠流長。”

  全程陪同考察、調研、接送援藏干部的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黨委組織部長陸惠民,親身感受習近平對西藏的深厚感情以及奮不顧身的工作狀態,幾次感動地說:“習書記這種飽滿的熱情,值得我們很好地學習……”

  6月23日,習近平在西藏自治區領導召開的座談會上說:“來不來西藏體會大不一樣。來了,看了西藏的情況和面貌,對援藏工作才會有深刻的體會。我們認為,中央關於全國支援西藏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西藏的穩定和發展關系到全國的穩定和發展。全國的發展是各省、區、市共同的任務,各省、區、市的發展也不只是自己的事,都是為了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

  6月24日,米林縣、米林農場、朗縣分別隆重舉行了歡送福建第一批援藏干部大會。農牧民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行,其時天降大雨,人們佇立在雨中流淚,哈達在援藏干部的脖子上堆成了雪山……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