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瑞鄉通麥村,肥沃的土地種植著多種特色農作物。攝影:殷帆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聿喆):西藏有著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相關業在全區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西藏各地圍繞旅游、文化產業大力推進城鎮建設的時候,西藏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卻因地制宜,依靠特色農業的不斷發展帶領農民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致富路。
今年43歲的藏族農民尼瑪,生活在米瑞鄉通麥村。據他介紹,早年家裡老一輩的人來這裡定居,與米瑞鄉境內的苯日神山有著直接的關系。“解放前,老一輩的人在苯日神山轉山時留在了這裡。以前他們沒有固定居住場所,靠給別人打工為生。解放后,國家給他們分了房子,分了土地。從那時起就在這裡生活了。”
尼瑪家中一共五口人, 除了父母外,還有妻子和兒子一起生活。和祖輩一樣,每天種田是尼瑪最重要的工作。青稞、小麥是尼瑪一家常年種植的作物,這些作物既可以拿去賣錢,又能填飽全家人的肚子。
像尼瑪一樣,米瑞鄉的大部分居民都以種田為生。而此時,周圍鄉鎮的居民卻都在依靠旅游資源發家致富。米瑞鄉黨委書記盧俊平認為,與魯朗鎮等林芝市著名旅游景點相比,米瑞鄉雖也有一些像苯日神山一樣的文化旅游資源,但受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制約,其旅游產業的發展僅僅處於起步階段。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