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中國價值 彰顯中國力量【2】

提升中國品牌鼎力中國夢
貝因美集團董事局副主席 陳惠湘
20年前,1995年,前人民日報高級記者艾豐先生發起成立的馳名商標保護組織在合肥舉辦了一個類似論壇,我當時是聯想集團品牌工作部門的負責人,參加並代表聯想上台發言。同一年,中央電視台做的“生死攸關話名牌”系列節目,反響很大。今天參加這個論壇,感慨良多,心情復雜。20年時間,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升全球第二,中國制造遍布全球,我們有了華為、聯想這樣一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品牌,但是與中國的經濟總量相比,中國品牌的數量、附加值和影響力依舊有限。
提升中國品牌的影響力,這是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全方位踐行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繞不開的命題作文,是一個國家品牌、國家營銷的大問題。
貝因美是一個在嬰童行業堅持了23年的企業。我們旗下的上市公司——貝因美股份,在過去幾年中,按照AC·尼爾森的統計數據,一直排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國市場佔有率第三名、中國品牌的第一名。
什麼是品牌?品牌是代表企業商業理想的文化符號,是企業堅持的市場結果,是企業持續創新的活力體現。 品牌的底蘊是需要積累的,積累是需要堅持的,所以,品牌是“熬”出來的。貝因美創始人謝宏先生提出的“嬰童強、中國強”“成功生養教”,一直是貝因美堅持20多年的商業理想。
在貝因美的品牌建設過程中,我們有來自國內和國際市場兩方面的困惑,包括國內市場上崇洋消費帶來的困擾,以及國際市場上因一些影響中國形象的負面案例帶來的拖累。
為此,我們建議,首先,提升華商的國際形象,這是企業的任務。弘揚新時代的華商精神,用奮斗精神、契約精神、創新精神三大精神支柱,重塑提升華商總體形象。
其次,導正企業的評價准則,這是政府和中介機構的任務。建議引入國際通行的企業評價標准,從誠信度、創新貢獻、稅收貢獻、就業貢獻四個主要維度排序評價企業,並由此建立公正透明的資信體系。
第三,導入國家營銷體系設計,這是政府與媒體的任務。營造良好的環境輿論氛圍,中國優秀企業要良性競爭,競合發展,共同努力打造提升中國品牌形象。
貝因美將秉持“嬰童強 中國強”的理想責任使命,堅持“國際品質 中國智造”的信念,鼎力中國夢,合力中華民族復興。
“老字號”國企品牌煥發新活力
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楊建忠
蘭石集團誕生於“一五”期間,致力於研制國產石油化工裝備62載,累計填補百余項國內空白,創造上百項“中國第一”和“中國之最”,被譽為“中國石化機械搖籃和脊梁”“裝備中國功勛企業”。近年來,集團不斷調整戰略方向,拓展戰略空間,從單一石油化工裝備生產,發展到主業涵蓋裝備制造、房地產和現代服務三大產業,裝備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蘭石品牌發端於新中國的工業建設。蘭石人創造了“全國哪裡有油田哪裡就有蘭石鑽採機械,哪裡有煉廠哪裡就有蘭石煉化設備”的品牌影響力,“鑽無止境、煉就一流”的品牌誓言,成為企業的立足之本和寶貴財富。
蘭石品牌構建於行業制高點。蘭石人累計研發700余項新產品,承擔省部級以上重大科研專項50余項,擁有專利數百件,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56項,參與制定、修訂國家、行業標准百余項。
蘭石品牌成就於優質產品和優良服務。蘭石的產品遍布國內各大油田、各大煉廠、軍工、航空航天及通用機械領域,遠銷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伊朗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蘭石鑽機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達到90%以上,抽油機佔全國機械系統抽油機總產量的65%,煉化設備佔全國煉化設備制造行業產品總量的30%以上,快鍛壓機產品佔國內市場總量的65%。四合一連續重整反應器等主導產品,至今仍為國內獨家生產供應。
蘭石品牌積澱於長期的企業文化建設中。艱苦奮斗、從無到有的創業精神,解放思想、勇於變革的創新精神,鑽無止境、煉就一流的進取精神,負重前行、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牢記使命、報效祖國的奉獻精神,兼容並蓄、面向世界的開放精神,成為蘭石員工的精神信仰。
面對新常態,面向全球化,“老字號”國企品牌如何煥發新的活力,展現新的價值?蘭石集團將從五個方面著力:依靠核心技術支撐蘭石品牌﹔憑借轉型升級提升蘭石品牌﹔開拓國際市場推廣蘭石品牌﹔苦練管理內功鞏固蘭石品牌﹔拓寬傳播渠道宣傳蘭石品牌。
產品符號到人文內涵的升華
天士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閆希軍
“中國品牌,中國力量”,這次論壇從國家力量、國家行動的高度,來看待中國品牌問題,各企業也把品牌建設提高到戰略高度來思考和行動。基於這種認識,結合我們企業自身品牌建設的過程,談幾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首先,品牌具有行業性。
一個品牌最初的萌生可能是一項技術、一款產品,這就是品牌最初的承載體,這種承載體界定了品牌最初的行業屬性。這種行業性特征,是企業與消費者建立共知、共識和共鳴的第一條紐帶。
天士力從一項現代中藥成果的產業化做起,開發現代中藥復方丹參滴丸,以“現代中藥,人類共享”作為願景,建立人們對天士力的第一印象。
第二,品牌具有企業專屬性。
從產品品牌向企業品牌的擴展和躍升,就是建立企業專屬性、樹立品牌個性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產品品牌的簡單集合,而是品牌核心價值的塑造和升華,以及與消費者反復溝通、強化體驗的過程。
天士力的這一階段,是在大健康理念的引領下向前推進的。這個過程中,天士力的理念確立為“追求天人合一,提高生命質量”,相應地,企業使命擴展為“創造健康,人人共享”。
第三,為品牌賦予更多的人文內涵。
這是品牌躍升的更高一層境界,就是品牌的人文性。在這個階段,品牌代表了企業面向社會的責任和承諾,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在這個行業達到的發展水平和層次。
天士力在努力打造大健康產品文化的實踐中體會到,隻有將產品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融入人們的文化觀念,融入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體驗感受,品牌才能立住根基,才能不斷壯大。
第四,品牌要不斷創新、充實和豐富自身的核心價值。
這是品牌所應具有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盡管全球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是以工業4.0、大數據、“互聯網+”等為特征的新技術、新經濟、新模式卻蓬勃發展,催生了刷新老品牌、創建新品牌的契機,創造了品牌活躍的新空間。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技術更新加快,消費者更加個性化,更注重體驗,因而使品牌創新的要素更復雜、過程更艱難、結果更多變。
《 人民日報 》( 2015年07月17日 15 版)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