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高校教授制售“喪尸藥”月入60萬美元(圖)【2】

2015年07月08日08:38  來源:荊楚網
 
原標題:武漢一高校教授制售“喪尸藥”月入60萬美元(圖)

大學副教授制毒販毒

  武漢海關緝私局偵查處處長彭正德介紹,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馮某等人畢業於武漢某著名高校化學專業,其中張某現為該校在職副教授,在有機化學領域頗有建樹。張某今年45歲,馮某38歲,兩人為親戚。

  據嫌疑人張某交待,2000年左右,一個來自加拿大的華人委托國內一位唐姓表弟,與該校簽訂了一個課題,研發一個精神類藥品的化合物,當時國外將其列入精神類管制藥品,而我國沒有將其列入。於是,張某等三人為非法牟取暴利,合謀成立公司,以研制生產醫藥中間體、涂料溶劑等為掩護,非法從事精神類藥品的生產。

  2014年1月1日,該公司生產的主打產品“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公司稱為“4號”)被我國列入一類精神藥品管制目錄,該公司試圖研制其替代品。由於替代品的效果並不理想,且“4號”產品國外需求量大,公司繼續生產“4號”,並由馮某郵寄走私銷售到境外。

  據悉,該公司生產的藥品遠銷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每月銷售進賬60萬美元左右。

  累計生產“4號”193公斤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3月至11月,該公司累計生產“4號”193公斤。同時還生產其他各類精神藥品達四五十種。由於擔心被查獲,多次變更,並以偽報品名的方式通過郵寄渠道發往境外,在投遞郵包時還故意舍近求遠安排投遞地點。

  武漢海關緝私局副局長楊德潤介紹,該案中查獲的“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是一種致幻性很強的新型精神毒品,可引起幻覺、鼻出血、惡心、嘔吐和血液循環問題,出現皮疹、焦慮、偏執狂,瞳孔散大,甚至死亡症狀。在歐美國家被明令禁止,我國於2014年將其列入管制類精神藥品目錄,其危害性絲毫不亞於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

  另據武漢晚報報道:

  武漢海關首次查獲“喪尸藥” 高校教授研制毒品走私牟利

  一名高校副教授,竟然設立“實驗室”,生產被稱為“喪尸藥”的毒品甲卡西酮走私國外牟利。為了逃避追查,不僅採用“無名包裹”郵寄,還選擇了比特幣收款。

  昨天,武漢海關發布消息稱,這位漢版“絕命毒師”已經落網。該海關已於上月破獲這起走私毒品案,並成功搗毀一處制毒加工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

  去年11月,武漢海關從一份寄往境外的快遞包裹中發現可疑白色粉末,經送交相關檢驗部門隻能判斷為某類精神藥物。隨后幾個月內該關連續截獲8個有類似可疑白色粉末的包裹。

  這一異常現象引起武漢海關緝私部門高度重視。今年5月,緝私部門將所查獲8起線索涉及的疑似物送公安部國家毒品實驗室檢測鑒定。經鑒定,其中兩個郵包中的可疑物品為“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屬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

  甲卡西酮,俗稱“喪尸藥”、“僵尸藥”。武漢海關緝私局副局長楊德潤介紹,這是一種近幾年剛剛興起的致幻性很強的新型精神毒品,吸食后人容易引起幻覺,且能導致急性健康問題和毒品依賴。如果吸食過量,容易造成不可逆轉的腦損傷甚至死亡。

  武漢海關緝私部門初步判斷這應為一起有預謀的通過郵寄渠道走私新型精神毒品的案件。他們發現,犯罪分子十分狡猾,不僅在郵寄時多採取“無名郵包”形式,寄送時還通過快遞公司、收件中介層層轉手,而且在交易收款時除了接受paypal等境外匯款方式,還採用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收款以逃避追查。

  6月1日,武漢海關立案偵查這一毒品走私案。6月17日凌晨,他們聯合湖北省公安廳及武漢市江夏區公安分局民警出擊,在江夏制毒窩點將8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

  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畢業於武漢某著名高校化學專業,后任該高校副教授。幾年前赴澳大利亞考察發現,部分在國外管控的精神類藥物國內尚無管控,且需求量很大。他動起了賺錢的念頭。張某與其他兩人合伙成立武漢某化學有限公司,以研制生產醫藥中間體、涂料溶劑等為掩護,非法從事精神類藥品的生產。隨后,“3,4-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成為該公司的主打產品。

  這是武漢海關首次查獲此類新型毒品。武漢海關提示廣大市民,毒品犯罪禍國殃民,如發現有關走私毒品犯罪的線索,請撥打海關熱線12360舉報。

(來源:荊楚網)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