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雙廊白族農民畫社:用朴實的畫筆勾勒出絢爛夢想(組圖)

2015年06月10日16:20  
 
原標題:記雙廊白族農民畫社:用朴實的畫筆勾勒出絢爛夢想(組圖)

光期奶奶在作畫

  原標題:(行進中國·美麗鄉村):用朴實的畫筆勾勒出絢爛的夢想——記雙廊白族農民畫社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蔡玥):雲南省的雙廊鎮有這樣一個農民畫社。它是中國第一個農民畫社,也是一個除了社長以外全是由年長的農村婦女組成的畫社。它位於美麗的洱海畔,畫社的每一件作品都體現著農民畫家生活的點點滴滴。她們用最朴實的畫風和最艷麗的色彩描繪著自己最簡單的夢想。這就是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雙廊白族農民畫社。

  從雙廊鎮啟程,在極其崎嶇的山路上走了近一個小時,記者一行來到了一座名為火山的山腰。這裡就是雙廊白族農民畫社的所在地。整個畫社是一個二層的簡朴民居,沒有什麼耀眼的裝修,然而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著主人的別具匠心,透露著濃厚的文藝氣息。

  走進畫廊,四五位農民畫家正或坐或站地在畫室繪畫。她們看起來年輕的五十幾歲,年長的則已有七、八十歲。畫社的創建人是著名畫家沈見華,他溫文爾雅,有著十足的藝術家風范。他告訴記者,當初因為太太的身體不好,便想讓太太遠離上海這樣喧囂的大城市,而雙廊是個山清水秀、空氣宜人又幽靜的地方,他們便從繁華的上海來到了雙廊定居。雙廊鎮有著淳朴的民風,沈見華很快就和當地居民成為了好朋友。他貼出告示為村民們免費拍攝全家福,也正是這個告示讓他收到了在這裡的第一個徒弟、畫社的現任社長趙定龍。定龍是一個90后的小伙子。他說,沈見華是一位特別隨和的藝術家,對任何人都是這樣,“在我之后還有幾個差不多年齡的人拜他為師。隻要年輕人想學,師傅是不會拒絕的。”

  現已82歲的王秉秀是畫社最年長的農民畫家,她被人稱作老外婆。回憶起四年前自己拜師的經歷時,她表示,自己住的是白族典型的老宅子,所以當時跟隨沈老師學習攝影的趙定龍來到她家拍照,並鼓勵她跟隨沈老師學習繪畫。談到畫畫,老外婆難以掩飾高興的心情:“畫畫的時候我一點思想包袱都沒有,一點壓力都沒有,一心就想著,這個畫啥,那個畫啥。”

  很快,沈見華免費教畫的事情便傳遍了雙廊,好幾個老奶奶都成為了他的學生。沈見華認為應該給這些老人一個更好的創作環境,大家在一起創造一個安靜的繪畫氛圍。於是在2012年,雙廊白族農民畫社正式成立了,地址就在沈見華位於雙廊的家中。

  今年63歲的張軍媽媽是火山村的村民,她是被兒子兒媳介紹來畫社學習繪畫的。來畫社前她還懷揣著一顆忐忑的心,但是到了畫社后,沈見華的耐心和不厭其煩的教導讓她放鬆了下來。她說:“我不識字,一開始筆都不會使,師傅就一遍遍地教。師傅說,你不用著急,你慢慢學,你隻要耐心就能學得出來。一年隻要能畫出一幅兩幅就行。真的給了我好多鼓勵。”

  張軍媽媽每天最高興的事就是在一天農作后來畫社畫畫。她說,畫畫的時候很開心,一畫起來什麼都不想,全心投入在創作中。她覺得藝術給她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71歲的光期奶奶來畫社已經兩年的時間了。她告訴我們,是張軍媽媽介紹她來的。光期奶奶說,一開始她的家人都不敢相信從來沒接觸過畫畫的她能畫得那麼好,“他們喜歡,我用手機照給他們看,他們都不相信,我畫得這麼好他們都不相信。”

  沒人想到這些幾乎是零基礎的老奶奶們的作品,還能夠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她們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狀況。沈見華說,這些老奶奶的畫能夠賣出去多虧了社長趙定龍。定龍雖然年齡不大,讀書也並不算多,卻有著成熟的思想和堅定的理念。說到這位得意門生時,沈見華難以抑制滿臉的驕傲。他說:“定龍本性很善良。他學藝術在前,畫社大部分工作都是定龍在做。比如外面訂購繪畫用的東西,接老奶奶上山畫畫這些工作都是定龍的事。是定龍帶動著老奶奶,幫他們做展覽,做雜志。如果沒有他這些事我肯定做不了。”

  在趙定龍的努力下,雙廊白族農民畫社已經在當地舉辦過四次展覽,同時在北京和杭州也各舉辦過一次。展覽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畫社,張軍媽媽的很多作品都被買走了,老外婆的作品最高賣到了一萬五千元。老外婆感嘆道:“過去我們多困難啊,非常落后。沈老師資助我們畫畫,現在生活好多了。感謝沈老師。我說,沈老師,太感謝你了。”

  然而,隨著畫社的名氣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到雙廊旅游的游客都會前來參觀畫社。嘈雜的環境已經無法讓畫家們安心地創作了。對此,沈見華表示:“畫社需要的一個環境就失去了,不可能再作一個藝術創作的基地了。我們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這些老奶奶繼續畫下去。”

  於是,沈見華決心在火山上重建一個畫社,自己出資蓋房子。房子裡有兩間是畫室,還有四間是供老奶奶們居住的臥室。而趙定龍每周一、四開車接送老奶奶們上山來進行創作。雖然很累,也沒有什麼可觀的收入,但是這對於趙定龍來說卻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我在這樣一個集體裡,感覺特別幸福。那種幸福感是最大的。”

  對於畫社今后的發展,趙定龍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說,這些老奶奶已經不能做農活了,沒有什麼經濟收入。但是通過畫畫,她們的家庭生活寬裕了,生活質量就能提高。所以今后他會用這些老奶奶畫家的作品去開發一些藝術衍生品,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為這些普普通通的村民帶來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