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權香花):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大詩人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謫到黃州(今湖北黃岡市),期間他創作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詞與前、后“赤壁賦”等千古名篇,並因躬耕黃州東坡,所以自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生活了四年零四個月,在此留下的足跡不勝枚舉。日前,CRI記者一行來到了東坡赤壁,踏尋蘇軾的足跡。
東坡赤壁位於黃州古城西北,因岩石赭赤且屹立如壁,古稱“赤壁”。東坡赤壁佔地面積四百余畝,主要建筑有九亭、三樓、三閣、三堂、一像。赤壁依山就勢,建筑古朴典雅,掩映在綠樹紅牆間,富有詩意。這裡處處是大文豪蘇軾的墨寶詩詞,令人不由遙想蘇軾當年的雄姿英發。
走進東坡赤壁公園,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漢白玉蘇軾雕像,雕像高達六米,栩栩如生。沿著雕像背后的山壁拾階而上,經過一座單洞圓拱門,便是二賦堂。堂中央立著由八塊香樟木拼接而成的大型木壁,正反兩面分別刻著《赤壁賦》和《后赤壁賦》。二賦堂西側是坡仙亭,亭內三面有蘇軾親筆草書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他手繪的月梅圖、壽星圖的石刻。坡仙亭西下10余步為睡仙亭,蘇軾曾在此同友人飲酒暢談,醉臥於此。
二賦堂東邊有一座碑閣,碑閣四壁嵌有“景蘇園帖”石碑126塊。碑閣內首行四塊碑帖上刻著蘇軾親筆赤壁賦手稿,蘇軾的字體豐腴,結字扁平,溫良敦厚。
出二賦堂后門,在赤壁的最高處有一座棲霞樓。棲霞樓高三層,登上最高層可以俯瞰赤壁全景。當年赤壁下就是滔滔長江水,蘇軾兩次月夜泛舟赤壁下,把酒當歌。由於歷史上長江多次改道,當年“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壯觀景象早已不復存在,在長江故道上一片平疇,座座樓房拔地而起,極目處才能隱約見到長江的一線銀光。
為了更好的傳承東坡文化,黃岡市實施了多種舉措,如復原當年蘇軾的生活場景,建設東坡紀念館、東坡外灘,組織“中國黃岡東坡文化國際論壇”,舉辦東坡文化節等,通過一系列活動,讓東坡文化真正成為黃岡的一張閃亮名片。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