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沾老鼠尿成"奪命飲料"?這條謠言傳了16年【2】

2015年01月06日10:59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易拉罐沾老鼠尿成"奪命飲料"?這條謠言傳了16年

  【揚子微評】

  謠言為何經久不衰值得反思

  2008年,筆者在某報記者站工作的時候,從網絡上發現了類似情節的謠言,地點也在國內,不過不是瓊海,致命的不是“鼠尿啤酒”而是“鼠尿可樂”。當時鎮江一家大醫院傳染病科的一位資深醫生告訴筆者,那種所謂的“致命”鉤端螺旋體,他也只是上學的時候在書本上看到過,工作多年從來沒碰到過此類病例。現實中老鼠尿到可樂罐上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老百姓根本沒有必要擔心。

  筆者的領導當時直接pass掉了這篇報道,理由是這種罕見到虛無的“鼠尿致命”案例沒有什麼現實的警示意義。其實當時筆者只是想辟一下謠,大家認識它是怎麼回事,謠言就被殺死了,省得它再到處傳,煩人。

  今天,當致命鼠尿病以“鼠尿啤酒”的形式再次出現,並假借微信這個全新的傳播渠道廣為擴散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反思:這樣一個持續16年的謠言,它為何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不難發現,“鼠尿謠言”包含那麼一點真實性(鼠尿是有可能攜帶“致病體”),編造的情節很貼近生活(某地某人說得言辭鑿鑿),又用“為你愛的人轉”等煽動性語言綁架人的感情,其迷惑性、鼓動性不言而喻,很多第一次看到的人,可能和6年前的我一樣,很輕易相信,原來這種危險就潛伏在身邊,我卻不知道!這種擔心甚至恐慌又降低了人的判斷力,更助長了謠言的傳播——這幾乎是所有謠言的共性,或者說是傳播規律。

  權威而及時的辟謠顯然是必要的,不僅要讓人們知道謠言的假,更要讓人們透徹地認識謠言,並清楚了解謠言的共性,主動提升防御力,自覺識別今后可能遇到的更惡劣的謠言,這樣才能反過來殺死謠言,阻斷其傳播。

  回到“鼠尿謠言”,其實樂觀地說,這個經久不衰的謠言並沒有實際的殺傷力,即便其中的情節是真的,預防起來也是輕而易舉。它不至於像此前已經被警方証偽的“艾滋病針頭”“麻醉取腎”等謠言給公眾心理帶來較大影響。甚至樂觀地說,“鼠尿謠言”附帶地提醒了我們:要注意食品安全哦。

(來源:揚子晚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