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李克強訪泰力促合建鐵路 中泰持續升溫引西方妒羨

2014年12月21日08:46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9日開始訪泰行程。李克強當天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第五次會議,中泰兩國簽署了鐵路和農產品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1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泰國是泛亞鐵路東線、西線和中線線路的匯合點,是泛亞鐵路的支點。中泰達成鐵路合作協議,對泛亞鐵路貫通,助力“一帶一路”戰略有重要意義。

李克強當地時間19日上午抵達泰國曼谷,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領導人第五次會議。當天下午,李克強會見泰國總理巴育,中泰雙方簽署鐵路和農產品貿易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李克強向中泰兩國記者表示,雙方鐵路合作利於泰國商品出口,也利於中國裝備走出去;農業合作是雙方優勢互補,利於中泰貿易平衡。中泰合作是件雙贏的好事。據《曼谷郵報》19日報道,中泰合建的鐵路線為人字形,北起泰國東北部廊開府首府廊開市,一路向南,經烏隆府、孔敬府、呵叻府,在中部沙拉武裡府坎桂縣分成東南和西南兩支,東南方向直至羅勇府的瑪塔卜縣,西南終於首都曼谷。廊開—坎桂—瑪塔卜線全長734公裡,坎桂—曼谷線為133公裡,將全部使用中國技術、標准和裝備。報道稱,中泰兩國在鐵路等方面簽署協議表明,中國加強與泰國合作、促進兩國經濟和旅游業發展的願望,也表明泰國已成為中國和東盟合作的核心。該報援引泰國分析人士的話稱,即將建交40周年的中泰兩國關系持續升溫。德國《新德國報》19日的報道認為,中國正在復興從遠東到歐洲的絲綢之路,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將受益於這一宏大工程。泛亞鐵路系統可縮短各國間距離,加強貿易往來。東南亞國家可以把大米等產品銷售到中國。而對中國而言,與東南亞國家陸路相連,可繞道馬六甲海峽,輻射政治影響力。

韓聯社19日的報道稱,本次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會議的核心是強化該區域的互聯互通,以促進經濟一體化和加快合作步伐。大湄公河流域國家之所以強調區域內的互聯性,是因為本地區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缺乏,聯通不暢造成經濟發展障礙。目前,大湄公河流域國家正在建設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9條跨境公路,其中部分已經完工。從中國昆明出發聯通新加坡的南北道路已經暢通,貫通緬甸、泰國、越南的東西道路則計劃明年完工。在本次峰會將簽署215個發展項目,總投資將高達515億美元,其中90個(441億美元)將用於運輸和交通設施開發等互聯互通工程。泰國《民族報》援引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局副秘書長巴拉眉提的話說,為各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是此次會議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發起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為資助這些項目起到關鍵作用。

“泰國歡迎中國總理”,德國全球新聞網19日稱,泰國被認為是美國在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盟友,但軍政府上台后,泰國被西方疏遠,現在該國尋求與中國緊密合作,這一局面有利於中國擴大在泰國及該地區的影響力。路透社則援引一名外交人士的話說,泰國是美國的盟友,中國有希望將其爭取過來。對此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文化研究室主任許利平表示,西方媒體這樣說是帶有“酸葡萄”心理,想要離間中泰關系。中國奉行結伴不結盟,中泰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典范,我們不玩“零和游戲”,外交不針對第三方。“中國加快新絲綢之路戰略”,德國財經網19日分析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中亞、東南歐和東南亞頻頻展開“新絲綢之路外交”,投資各國基礎設施,有望讓歐亞大陸迅速連接。相關國家希望得到北京新戰略的“美味蛋糕”,同時中國投資海外有利於中國贏得新市場。【環球時報赴泰國特派記者 吳樂珺 王天樂 環球時報駐韓國、德國特約記者 王剛 青木 徐珍珍】

分享到:
(責編:劉昶榮(實習)、袁勃)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