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腿上出現了淤斑,愛美的她以為是皮膚病,買來外用藥自行醫治。半個月前,她突然出現頭昏,惡心,嘔吐等不適,到醫院檢查,診斷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16歲的小嫚(化名)剛讀高一。3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皮膚淤斑,雙下肢明顯,以為是皮膚問題,到藥店買來一些治療皮膚病的外用藥。半個月前,小嫚出現了乏力、頭昏、惡心、嘔吐不適的症狀,嚴重影響了學習。上周,父母帶著小嫚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就診。通過查血常規,醫生發現她的白細胞計數超過正常人的100倍,血色素隻有正常人的一半,腹部超聲還發現脾臟腫大為正常人的3倍,隨后將她收住到血液內科。血液內科主任王紅祥通過進一步完善骨髓細胞學,免疫分型,染色體,融合基因等檢查后,明確診斷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聽到“白血病”三個字,小曼和父母都崩潰了,王主任馬上安慰他們:“‘慢粒’白血病並非不治之症,要堅持正規的治療、定期隨訪,並保持良好的心態,慢粒也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可控的慢性病。”
王紅祥介紹, 作為白血病的一種,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是累及造血干細胞的惡性腫瘤,可發病於各年齡段,以中、老年為多。目前病因不明,可能與環境因素、放射線照射、病毒感染、化學藥物及制劑的接觸有關。患者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常見的自覺症狀有乏力、低熱、盜汗、體重減輕等代謝亢進表現。脾腫大可引起左上腹不適、食后飽脹的感覺。 (記者黎清 通訊員馬遙遙)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