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中青報批“高校女神”:進的是大學 不是娛樂圈

2014年12月02日07: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青報批“高校女神”:進的是大學 不是娛樂圈

  繼“人大女神”爆紅之后,又出現了“山東高校女神學姐拍唯美照”、“學姐學長在電子科大等你”、“女神在武大等你”、“上清華變白富美”等網絡熱門話題。一些高校看到這種“活”廣告帶來的影響力,在高招宣傳中採取了更直截了當的方式:將網絡評出的本校校花“拽”到校門口,舉著“某地最美校花”的牌子拍宣傳照,養眼的圖片和傳奇的經歷做足了噱頭。(《中國青年報》11月29日)

  大學並非與世隔絕的“象牙塔”,社會上刮什麼風,大學裡就可能起什麼浪。與過去採用招生手冊、電視、報紙等宣傳方式相比,當下的高校也與時俱進,越來越熱衷於借助互聯網來進行自我推廣,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大學“校花”等娛樂“噱頭”當然並非毫無價值,但過度依賴這些內容吸引眼球無疑會沖淡更重要的內容,如校園文化、教學質量、學術科研能力等。有人認為,“95后開始進入大學,學校的招生宣傳要滿足他們的需求”。問題是,“95后”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男神”、“女神”這樣浮於表面的眼球刺激嗎?北京語言大學的一些學生就道出了他們的顧慮:“我希望不是每天打開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所謂的男神女神,所謂的最美最帥副主席,我進的是大學,不是娛樂圈。”

  2012年,耶魯大學發布了一部長約16分鐘的宣傳片——《我為什麼選擇耶魯》,第一次以音樂劇的形式介紹了宿舍、餐廳、圖書館、社團、學術和專業等,全部演員都是耶魯在校生或工作人員,以勁歌熱舞告訴世人耶魯並非呆板嚴肅,而是一個學術頂尖且充滿活力的大學,這個宣傳片在Youtube上第一周的點擊量就達19萬之多。同年,北京大學宣傳片也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爆紅,有意境、有歷史。可見,網民們樂於追捧的不僅僅是能刺激眼球的大學校花。

  大學不應該在網絡的喧囂中主動媚俗,而應有自知之明,承擔起自己的角色和責任。希望大學能出現更多值得讓人回味和向往的形象片,但這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大學的境界。

 

推薦閱讀:

復旦投毒案:林森浩道歉信被指系舊作 黃家不原諒

青年胡耀邦形象首現銀幕 百位革命后代出席首映(圖)

獵狐自首大限154人投案 4000人攜走500億美元

中青報批“高校女神”:進的是大學 不是娛樂圈

陝西落馬廳長王登記曾怕遭人肉 找人讓自己照片消失

揭趙本山的朋友圈:成龍隻能坐第三排開外(圖)

元旦火車票今起開售 預售期延長迎首個購票小高峰

深圳政法委書記落馬 家族插手大運會所有工程

18歲小乞丐:日薪最高上千 故事編得越慘掙越多

傳李玉剛出家 看娛樂圈出家信佛明星(圖)

張藝謀與前妻大女兒近照曝光 為父打理事務

美華裔夫婦被控餓死養女 卡塔爾法庭宣判兩人無罪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