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在滬出版廣受好評

2014年11月24日22:1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上海11月24日電 (記者姜泓冰)“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為更好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上海市近日出版發行新書《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通過70個理念關鍵詞,解析總書記講話如何做到親切平實又啟發思考的“奧秘”。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一書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輯錄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富有特色的理念關鍵詞,分為形象比喻、俗文俚語和詩文引用等四個篇章、共70個詞條,進行語境、語源分析,並闡述其思想內涵、現實意義與社會反響,是廣大干部群眾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一個讀得進、記得住、用得上的讀本。

11月24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舉行。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麟稱該書為上海教育界、理論界、新聞出版界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過程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並表示,上海要繼續宣傳、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等重要典籍。

有機會先期讀到該書的讀者代表、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辦事處主任潘旭山告訴記者,《平易近人》一書增加了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新視角。在如何用群眾語言,做群眾工作方面,總書記為基層干部樹立了榜樣。上海交大研究生姚晨表示,本書能教會我們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本書從談改革提及的“一張藍圖”和“蹄疾步穩”,到談反腐提及的“壯士斷腕”和“抓鐵有痕”,從談軍事與外交提及的“鞋子論”和“三個牢記”,到談理念提及的“中國夢”和“天下為公”,對總書記獨特的富有個性化的語言風格進行了生動解讀,讓80、90后們讀得很過癮、很解渴、很興奮。

“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來自哪裡?”專家代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馮俊教授認為,首先是來自基層實踐和人民群眾,其次是來自讀書學習和歷史經典,第三是來自信念的力量,第四是來自真理的力量。第五是來自情感的力量。“我們應該學習他說真話、說實話,說老百姓願聽愛聽的說,說充滿著真情實感的話,不說假話空話,少說官話套話。領導干部改進文風會風轉作風,應先從說話和話語方式改起,讓我們的語言更加平易近人和更有力量。”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蘇長和教授分析說,習近平的外交語言朴實生動、透徹有力、道理深刻,在外交場合,既使用中國的名句俗語,也重視使用對象國的名句俗語,背后都蘊含著豐富深刻的國際關系道理,生動反映了一個大國領導人和中國這樣的新興大國對文明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外交觀的獨特思考。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總結說,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善於運用深入淺出的形象比喻傳遞思想、表達立場、指明方向﹔善於運用親切平實的家常俚語娓娓道來、解疑釋惑、振奮人心﹔善於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詩詞警句觸及心靈、啟發思考、凝聚共識,充滿了感染力、吸引力和號召力。

據悉,上海交大出版社從今年3月起組織策劃《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一書。初稿寫成后經由多位思想理論學者、語言文字專家對書稿進行審讀、修改,資深編輯多次通讀、審校,校樣達12次之多。該書出版后,獲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高度評價,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審讀報告認為該書的出版發行“對於廣大干部群眾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很有幫助。”目前該書英文版也已啟動。

本書主編、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錫喜表示,本書把功夫下在展現習近平的“語言力量”上,力圖表達出習近平語言背后的“中國力量”、滲透其中的治國理政的“戰略思維”、所體現的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傳承,以及直面問題和困難的勇氣。

今天的座談會上,主辦方向一批高校、社科研究機構贈書。上海各界代表200余人參會。

聯系本文記者

姜泓冰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編:王吉全)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