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外交“路線圖”:大格局彰顯大智慧--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學習有方】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外交“路線圖”:大格局彰顯大智慧

潘婧瑤

2014年11月14日17:26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編者按:

“讓大家久等了!剛才,我們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全會選舉產生了七位中央政治局常委,選舉我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的這段親切的發言仍言猶在耳。

時光荏苒,轉眼即將迎來十八大兩周年,700多個日日夜夜,習近平總書記走過哪些地方、說過哪些話,他在思考什麼,牽挂什麼……人民網【學習有方】欄目特別推出習近平足跡“國內篇”、“海外篇”,以饗網友。

今天推出“海外篇”: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九次峰會,並於11月16日至23日對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外交部部長助理鄭澤光指出,這是習近平主席首次對大洋洲地區國家進行國事訪問。

連同此次出訪在內,習近平在十八大后已出訪30個國家(其中2次訪問俄羅斯)。自去年3月22日首訪俄羅斯開始,習近平的足跡已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六個大洲,將“中國夢”和“世界夢”緊密相連,記錄了中國外交發展歷程的又一個新階段。

大格局需要大智慧

義利並舉擔重責

11月11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晤。

在不久前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指出,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

“亞太夢想”是習近平近年來區域外交思路的又一個新理念。2013年3月的“開局之旅”起,習近平的外交活動,一半以上是圍繞周邊國家和區域合作組織。他在今年於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上說:“‘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洲國家。”

關於周邊國家和區域合作組織的外交理念,在習近平的外交“路線圖”中佔有大篇幅。在印尼,他提出要建設“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指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東盟共同體、東亞共同體息息相關﹔在韓國,他提出要踐行正確“義利觀”,“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蒙古,他回應“搭便車”論,歡迎周邊國家搭中國發展的列車﹔在印度,他強調要共創和諧的“亞洲世紀”……

他向大國展現中國的願景。兩次訪俄達成多項合作,“高水平和特殊性”已成為中俄兩國領導人對雙邊關系性質最常用的表述﹔近期在北京與美國奧巴馬的會晤,又進一步在務實合作與管控分歧基礎上推動了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

他向小國表達中國的尊重。在陸地面積不足300平方公裡的馬爾代夫,他實現了42年來中國元首的首訪,還不忘幽默提醒中國游客不亂扔礦泉水瓶以保護環境﹔在坦桑尼亞,他特地感謝非洲人民說:“有的國家自己也不富裕、人口不到200萬,向地震災區慷慨捐出200萬歐元,相當於人均1歐元。”

他向世界表明了中國熱愛和平的信念。在海牙舉行的第三屆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參與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在上海舉行的亞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並全面闡述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在北京召開的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說:“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相關鏈接:

【學習有方】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國內考察“路線圖”已涵蓋16省區市

進入“學習有方”欄目

(責編:潘婧瑤、盛卉)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時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