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以色列幼教每七年可享一年帶薪學術年假

2014年11月11日07: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以色列幼教每七年可享一年帶薪學術年假

吳玲玲,中國福利會托兒所教師

  當下,國內部分幼兒園盲目追求“高大上”的硬件設施,一些家長也樂於把硬件作為考量幼兒園好壞的標准。“實際上,優質的教育不在於硬件設施多麼豪華,而在於老師的理念和妙思。”去年12月,中國福利會托兒所教師吳玲玲與11個國家27名學前教育工作者一起赴以色列第三大城市海法,參加由以色列外交部國際合作中心主辦的“學前教育發展與實踐工作坊”專題培訓,實地觀察了7所不同性質的托兒所和幼兒園,朴素優質的以色列幼教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國青年報:以色列的幼兒園在硬件上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吳玲玲:以色列是個沙漠化國家,土地資源十分稀缺,因此幼兒園的教室並不大,相比國內很多新建幼兒園,他們的硬件可謂一般。但是以色列的幼兒園非常重視幼兒戶外活動。我們走訪的每個0∼6歲幼兒的班級,都有一塊獨立的、與其他班級區隔開來的戶外活動場所。這個空間不僅是幼兒運動的場所,也是他們開展社會性游戲、科學探索、親近自然的場所。除了常見的滑梯等運動器械,幼兒園還在沙地上投放了冰箱、爐子、鍋碗瓢盆等裝扮游戲的道具,設置了觀察、種植、飼養的區域。對於孩子們來說,室內外的空間是連通的,可以自由選擇。

  在一個幼兒園裡,我看到一個約10平方米的沙地,外側用廢舊塑料桶種滿了植物,沿著牆是孩子們用環保袋種植的植物,旁邊的白板上有孩子們的種植記錄。沙地的左側是家長們用廢舊輪胎搭起的台階。沙地的中央,用大水盆造了一個小水塘,裡面種植了菱角。幼兒園的老師介紹說,塑料桶裡的植物都是一些有藥用價值、可以扦插的植物,孩子們可以折一點帶回家和家人分享。在這個小小的沙地裡,孩子們了解到植物和人類的關系,體驗動手種植的樂趣,還能觀看表演和舉行小型集體活動。

  中國青年報:據說以色列的幼兒園有“廢品游戲”,你見到了嗎?

  吳玲玲:是的,老師們有意識地將環保和科學教育的思想,融入幼兒日常生活中。比如,老師在美術創意及其他活動中,大量使用家長收集的廢舊材料和自然材料,如棉花、樹枝、堅果殼、汽水瓶蓋,乃至廢舊汽車輪轂、行李箱,都分門別類地擺放,讓孩子們進行創意活動。老師們也使用廢舊材料自制教具,很多桌椅即使破舊了也還放在戶外供幼兒使用。這讓人不禁贊嘆,優質的教育不在於硬件設施多麼豪華,而在於老師的理念和妙思。以色列的幼兒老師簡直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用身邊可以得到的資源,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

  中國青年報:以色列的幼教還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

  吳玲玲:以色列十分重視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早期干預和支持,使他們能夠融入社會,成為社會一員,過上有質量的生活。在一個音樂特色的5歲孩子的班級中,老師介紹說,他們25個孩子中有6個孩子是有特殊需要的,有自閉、多動、智力低下等問題。而在活動過程中,我們一開始卻很難分辨出哪些孩子是有特殊需要的,可見他們的早期干預十分有效。每個學區裡還配備心理學背景的特殊教育專業人員,為教師、家長和幼兒提供資源和策略支持。

  中國青年報:感覺以色列幼教師資質量很高,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吳玲玲:以色列的幼兒教師必須接受每年60小時的在職培訓學習。政府規定教師享有學術年假,每隔7年就可享受一年的學術假,帶薪參加感興趣的課程脫產學習,課程費用由政府的教師休假基金支付。

  一般每個學區都設有教師培訓中心和大學附屬的教育資源中心。在一個音樂教學中心,我們見到了中心主任艾菲雷特思萊勃勒女士,她是一名音樂教學家。她和學區的音樂老師一起開發教學主題,並提供教學過程中的各類資源。教師可以到此查閱大量的音樂書籍或音像制品,可以直接借閱,也可以利用中心電腦裡的音頻編輯軟件,按需要編輯樂曲。不僅如此,中心裡的專家還會指導教師,如何就某一素材結合各種元素開展音樂活動。在另外一個學區,有一個幼兒活動資源中心,不同幼兒園的孩子可以輪流過去參加活動,作為課程的補充。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