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媒體:數十名在任官員卷入副國級"老虎"蘇榮案【2】

2014年10月09日16:34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媒體:數十名在任官員卷入副國級"老虎"蘇榮案

  2013年全國兩會時,她專程前往北京舉報;當年4月,蘇榮離贛進京履新后,她又將這些材料寄給江西省委、省政府和政法機關領導。

  一個月后,中央巡視組第八組進駐江西。姚敏建更是實名公開舉報蘇榮妻子涉及新余市土地交易的貪腐問題,周建華因反映此事遭蘇榮等人構陷。

  蘇榮落馬兩個月后,已調任江西省發改委主任的李安澤也被中紀委帶走。一位熟悉李安澤的江西官員相信,他被帶走是因為牽涉蘇榮案。

  這位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新余市一位主要領導曾對李安澤處理高專老校區地塊提出過質疑,這讓蘇榮非常不滿。很快,這位領導就被調離新余,交流到鄰省湖南任職,至今沒有回江西。

  之前,有媒體報道稱,李安澤為了接近蘇榮,曾多次邀請一位知名女中音歌唱家來江西演出,而背后的玄機僅僅是因為這位女歌唱家的丈夫與蘇榮交好,兩人曾是黨校同學。

  李安澤在幫助於麗芳拿下新余高專老校區地塊后,很快就被提拔為新余市委書記。據報道,為此,他還與蘇榮夫婦在南昌索菲特泰耐克大酒店吃飯慶祝,而投資建設該酒店的正是取得新余高專老校區地塊開發權的浙江籍商人陳建男。

  桂鬆案疑雲

  蘇榮主政期間,江西經濟發展緩慢,投資環境不好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江西省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汪玉奇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坦言,外界對投資環境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對江西軟環境的不滿上。

  “行政審批事項過多,行政效率過低,各種各樣從部門利益和個人私利出發的政府行為和政府官員行為,大大抵消了江西各種優惠政策帶給外商的實惠。”汪玉奇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江西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之前在江西投資的,多是蘇榮的前任從江浙滬等發達地區拉來的民營資本。但在蘇榮任內,有不少人撤資倒閉,“這與蘇榮夫婦的插手不無關系”。

  59歲的民營企業家桂鬆是土生土長的南昌人。早年,他曾在深圳和海外創業。2001年,他成立了江西鴻源數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鴻源公司),回家鄉發展。

  鴻源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研發LCOS項目。這是一種大屏幕顯示技術,在投影機顯示技術領域,以低成本、高性能、環保著稱,具有較強競爭優勢。

  鴻源公司一位楊姓負責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回憶,鴻源公司能夠落戶南昌,緣於1999年的首屆深圳高交會。

  “當時,桂鬆和他的團隊展示了第一代LCOS技術產品,雖然外殼粗糙,但由於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仍贏得了廣泛的關注。”這位負責人說,許多城市紛紛表示願為引進LCOS項目提供優惠政策和支持,其中就包括江西南昌。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為了動員桂鬆將LCOS項目落戶南昌,江西還專門成立了以省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LCOS項目推進領導小組”。

  落戶初期,雙方合作很順利,鴻源公司也顯露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選用了該公司生產的180寸大屏幕拼接電視牆和70寸高清數字電視機。

  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鴻源公司與地方政府就出現了裂隙。據上述楊姓負責人介紹,在公司落戶之初,南昌市政府承諾劃撥200畝地,用於科研人員及企業職工生活配套設施建設。但直到2006年,鴻源公司才通過招拍挂的方式拿到了其中的120畝。后來,鴻源公司將這一項目的建設承包給了福建東方宏利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宏利)。東方宏利拿到項目后,私自變更了項目用途,開發成高檔商品住宅項目“東方海德堡”。

  鴻源公司因此與東方宏利發生爭執。期間,南昌市政府曾出面協調,要求鴻源公司“顧全大局,維持穩定,將配套項目轉讓給南昌東方宏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鴻源公司不服。2010年1月6日,桂鬆致函江西省委領導,舉報東方宏利搶奪宏源公司研發配套用地,擅自將工業項目用地開發為房地產項目。

  據桂鬆妻子李方紅稱,南昌市委領導得知此事后曾指責桂鬆,“兩人在電話中吵了一個多小時”。

  一個多月后,因涉嫌行賄,桂鬆被江西警方網上通緝。當年3月5日,桂鬆在深圳被抓。3月18日,南昌市檢察院以涉嫌單位行賄罪批准逮捕桂鬆。

  2012年12月31日,南昌市經濟開發區法院一審判決,認定桂鬆犯單位行賄罪、抽逃資金罪,合並判處有期徒刑5年。

  目前,此案仍處於二審階段。桂鬆本人也在去年4月被取保候審。他以此為由,婉拒了《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的採訪。

  不過,他的辯護律師楊金柱告訴記者,桂鬆案既不涉及黑社會集團,也無政治類敏感問題,被告人數也很少,而且全部是單位犯罪。就案件本身而言,可以說是普通的刑事案件。但在辦理過程發現其中的不尋常,背后隱隱有巨大的無形手在操縱著,也涉及一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巨大利益。

  2014年6月24日,該案二審在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三次開庭審理。在質証陳述中,桂鬆將矛頭直指蘇榮,稱其批示授意江西省紀委牽頭公檢法各部門制造本案,“成立專案組,劃撥數百萬元財政資金,對我和鴻源公司展開跨境調查”。

  據鴻源公司方面反映,南昌市委領導曾告訴桂鬆,鴻源生活配套用地轉讓是省委領導的決定,“上面要整你,你自己到省裡去擺平吧。”

  為了讓桂鬆信服,該領導在電話中進一步透露稱,通過南昌市政府一位副秘書長夫人牽線,蘇榮妻子於麗芬在香港收受了一個福建籍商人韓世忠高達“8位數”的賄賂。而后者正是與宏源公司爭奪120畝配套用地的東方宏利公司的老板。

  政商朋友圈

  隨著蘇榮被查,圍繞在他與家人周圍的一個隱秘的商人朋友圈也逐漸浮出水面。

  蘇榮落馬兩周后,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遼寧省人大常委會罷免了方威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方威是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實際控制了方大炭素、方大特鋼和方大化工三家上市公司。

  此前有媒體報道,從2006年開始,方威的方大系並購重組當地國企和投資礦產資源的軌跡,與蘇榮的為官履歷如影相隨。

  2006年,方威在甘肅並購蘭州海龍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將其更名為方大炭素,蘇榮時任甘肅省委書記。2009年,方大集團收購南昌鋼鐵有限公司,被稱為江西國企改制的“典范”。2012年,方大集團再次入主江西萍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將江西鋼鐵產業三大支柱(南昌鋼鐵、新余鋼鐵和萍鋼股份)中的兩家收入囊中。這兩次收購均發生在蘇榮主政江西期間。

  今年5月,正當方大集團向新余鋼鐵展開收購攻勢時,江西鋼鐵行業重組的主要推手——省國資委原主任李天鷗突然被帶走調查,方大並購的步伐也隨之被打亂,迫使后者不得不就此收手,宣布放棄收購。

  公開資料顯示,李天鷗擔任江西省國資委主任的時間是2007年至2013年,這也正是蘇榮主政江西的6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江西官員向《中國新聞周刊》反映,李天鷗推動的很多國企改制項目,都與蘇榮和他的家人存在交集。

  2010年11月,江西省電子集團在李天鷗的直接主導下,完成了改制。上海贛商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贛商集團)以9.8億元的價格獲得該集團百分之百的股權,從而間接持有聯創光電20.41%的股權。

  江西籍商人鄧凱元因持有贛商集團34%的股權,成為聯創光電的實際控制人。有媒體報道,按當時的市值估計,鄧凱元接手的股票價值至少超過10億元,這還不包括江西省電子集團的其他資產。

  據前述江西官員透露,鄧凱元與蘇榮夫婦來往密切,他們結識於2010年7月上海世博會江西館開幕式。

  當時,江西撫州剛剛發生決堤事件。鄧凱元表示願意向江西災區捐款500萬元,給蘇榮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蘇榮當即對身邊的干部說,應該讓這樣有責任感的企業家回江西老家發展。

  鄧凱元很快就回到了江西發展。除了收購江西省電子集團,他還承包了江西省新余市清宜公路的改建,而后轉包給當地人。

  周建華在舉報材料中反映,鄧凱元之所以能夠承包該工程,完全依仗蘇榮的妻子於麗芳,后者為此專門找到時任新余市市長李安澤,讓其從中斡旋。

  鄧凱元對蘇榮夫婦的“關照”也是投桃報李。據周建華舉報,2011年上半年,於麗芳因病在上海做手術,住院期間的安排都是由鄧凱元負責。

  多位消息源向《中國新聞周刊》披露,於麗芳在江西政商界非常活躍,呼風喚雨,人稱“於姐”,儼然一副蘇榮“代理人”的角色。

  甚至一些與她熟識的人在江西也是如魚得水。據上述消息源反映,於麗芳早年曾在吉林省質檢局工作,她在該局的一位前任領導,如今還經常出現在江西官場的飯局上。

  2013年12月,江西贛州市安遠縣原縣委書記鄺光華因涉嫌受賄罪被刑事拘留。今年8月,贛州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鄺光華當庭舉報於麗芳插手安遠縣稀土礦開發,因願望沒有得到滿足,轉而對其進行打擊報復。

  鄺光華的家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2年贛州市一位主要領導告訴鄺光華,蘇榮的愛人手中有些資金,對安遠縣的鉬礦很感興趣,想把它收購過來,讓他從中協調促成此事。不久,於麗芳就派人到贛州與鄺光華聯系。鄺光華為他們引薦了鉬礦礦主潘某。不過后來,因為價格相差太大,雙方沒有談成,“於麗芳以為是他從中作梗,因此對他懷恨在心。”鄺光華的家屬說。

  攻守同盟

  上述消息源還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在替商人朋友“擺平”麻煩時,於麗芳大多不親自出面,而是由“經辦人”具體操辦。2014年6月3日被免去江西省委常委、秘書長職務的趙智勇就曾數次充當這一角色。

  周建華在舉報材料中曾反映,新余市某金礦因排污被關停,礦主找到於麗芬,后者就讓趙智勇指使新余市主要領導,准許金礦恢復開採。

  趙智勇后來被開除黨籍,取消副省級待遇,降為科員。江西省委一位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他主要涉及作風問題,而非經濟問題,而且很可能在揭發蘇榮上,有立功表現,所以免於刑事追究。

  據這位官員透露,趙智勇在任期間,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在九江擔任市委書記期間,他曾提拔了一批女干部,不少屬於破格提拔,從學校教師直接提拔為區團委副書記。

  這輪反腐,除了蘇榮、趙智勇之外,江西落馬的省部級干部還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安眾和副省長姚木根。

  陳安眾曾在江西萍鄉擔任市委書記6年,期間大肆培植勢力。他的落馬與萍鄉官場地震有直接關系。迄今,萍鄉官場已有六名副廳級以上官員被查,包括現任市委書記、市政協主席、常務副市長和市委秘書長。

  之前有媒體報道,萍鄉最早被調查的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家群第一次和中央巡視組談話回來后,曾對朋友講,“如果我被抓,萍鄉官場會倒一大幫人。”

  果然,孫家群被查不到4個月,被他稱為“老板”的陳安眾應聲落馬。一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陳安眾被查的原因,除了插手工程項目外,還聚眾吸毒、亂搞男女關系,甚至發展到同時玩弄七八名女性。

  “高層對此非常震怒,下令徹查。”這位消息源稱,這才引發了后來的江西反腐風暴。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從多個消息源獲悉,陳安眾在蘇榮2007年到江西任職后,與其關系非常密切,在很多事情上,都充當后者的“馬前卒”,為其沖鋒陷陣。蘇榮對陳安眾也不吝嗇,很快將其提拔為省政協副主席,后又改任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江西官場很早就流傳蘇榮買官賣官的傳言。一個尚未証實的說法是,他曾明碼標價,省裡重要的正廳級崗位標價500萬。

  蘇榮賣官的范圍很可能還不局限於廳級官員。一位江西官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蘇榮有個習慣,喜歡直接給下面的縣委書記打電話,讓其來匯報工作。接到電話的縣委書記大多都非常激動,也心領神會地借著匯報的機會向其行賄送禮。

  據一位接近蘇榮的信息源透露,在其位於南昌濱江賓館的家中,僅一套紅木家具就價值600萬左右。

  一位長期觀察江西官場的學者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分析,在這輪反腐風暴中落馬的江西官員,相互之間顯示出很強的關聯性,尤其是在上下級中表現尤為明顯。發跡於萍鄉的陳安眾因當地“官場地震”被查,而他落馬后,同僚姚木根、趙智勇又相繼被抓,並最終波及原省委班子的“班長”蘇榮。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姚木根案與蘇榮案也有牽連。2014年3月姚木根被抓后,有消息稱,江西還要出“大老虎”,暗示蘇榮已被調查。

  上述學者認為,蘇榮主政期間,江西官場最大問題就是缺乏政治清明。下級官員通過利益輸送,獲得上級的提拔,而上級也在提拔下屬的過程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最終,在政治上形成了一個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攻守同盟”,而由此產生的站隊問題,又不可避免地引發官場內訌。

  江西省省委原宣傳部長劉上洋曾撰寫長篇散文《江西老表》,文中歸納了江西人六大性格特點,其中一點是“不排外但搞內訌”,從家庭、社會到官場,“無處不在的內訌,簡直讓人驚心動魄”。

  “政治上的內訌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政治資源,同時反過來又使得整個官場更加缺乏政治清明。”前述學者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說。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