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十一”黃金周運行14年旅游市場增8.7倍 存廢有爭議

2014年09月25日1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十一”黃金周運行14年旅游市場增8.7倍 存廢有爭議

  制圖:孫震

  編者按

  在如何放假的問題上,輿論向來非常敏感。日前,國務院決定撤銷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建立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此舉本來與具體的假日安排沒有直接關系,卻再次引發公眾對假日問題,特別是“黃金周”去留的討論。

  我們還需要“黃金周”嗎?未來的假日制度會發生怎樣的轉向?在這些問題上,國內學者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日前,我們對持不同觀點的代表學者分別進行了專訪,力求充分呈現他們各自的理由。我們期待,在假日制度這個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上,社會能有更多理性的聲音與討論。

  每年“十一”黃金周前后,長假的存廢問題總能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1999年國務院公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從2000年起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后雙休日拼接,形成7天小長假。2007年,國務院對節假日安排作出進一步調整,決定取消“五一”黃金周。

  14年裡,黃金周的運行情況如何?根據全國假日辦歷年公開發布的假日旅游統計報。記者發現,歷年“十一”黃金周全國接待游客數量一直呈遞增趨勢,14年間增長了6.2倍。2000年的“十一”,全國共接待游客5980萬人次,2001年小幅增長7.0%,達6397萬人次。2002往后到2011年,“十一”游客數量增長進入快車道,除2007年增速為9.6%,低於10%外,其他年份增速均在10%以上。其中,2002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游客增長速度超過20%。到了2011年,“十一”黃金周游客數量首次突破3億人次大關。

  2012年“十一”黃金周前夕,國務院發布了關於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的通知,進一步助推了節假日旅游出行的火爆。當年,“十一”黃金周游客數量在2011年3.02億人次的基礎上,暴漲40.9%,達到4.25億人次。然而在2013年,“十一”旅游市場突然降溫,游客數量僅增長了300萬人次,增速突降至0.7%。

  在旅游人數快速增長的同時,黃金周旅游收入也在不斷增加。相比於2000年,2013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收入增長了8.7倍。2000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收入為230億元,之后的幾年中,旅游收入一直以高速增長,所有年份的增長率均在10%以上,個別年份高達30%。2012年,在旅游人數突增的推動下,“十一”黃金周旅游收入增長率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4.4%,一舉突破2000億元,達到2105億元。但2013年,由於旅游人數增長乏力,旅游收入增長僅6.1%,為2233億元。

  黃金周出現的目的之一,在於發展假日經濟,通過在節假日期間集中購物消費,帶動供給增加,以促進市場繁榮和經濟發展。然而,與游客人數與旅游收入高速增長的情況不同, “十一”黃金周運行14年來,其人均旅游消費水平的增長卻相對乏力。

  分析發現,2000~2013年,“十一”黃金周人均旅游消費的增長速度遠低於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的增長速度。人均旅游消費增長率最高的年份2013年,增長率也僅為6.8%。在2002年和2009年,人均旅游消費甚至出現了負增長,分別為-3.1%和-1.6%。2013年,“十一”黃金周人均旅游消費額為522元人民幣,僅為2000年(384元人民幣)的1.4倍,即隻比2000年增長了40%。

  有分析認為,“黃金周”這種假日經濟形式對國民經濟特別是旅游業的推動並不明顯。集中爆發式的休假導致假期之后的低迷,集中休假所帶來的生產能力擴張也可能是一種產能浪費。清華大學假日改革課題組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推算發現,推行“黃金周”制度之前的年份,國內旅游收入的復合增長率是28.8%,而實行“黃金周”制度后的年份,國內旅游收入的復合增長率僅為17.8%。

  不僅如此,由於大量游客扎堆兒,黃金周也開始顯示出了種種弊端,首當其沖的就是交通問題。2012年“十一”黃金周,是高速公路對小客車免費開放的首個節假日,據交管部門統計,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是2007年“十一”黃金周全國交通事故數的近19倍,其中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325萬元。

  與此同時,“十一”黃金周中,許多景區也因超負荷運轉而導致治安事件頻發。2012年10月2日,陝西華山景區因沒有提前向游客發布“預警”,滯留上萬名游客,浙江普陀山景區也滯留上萬名游客。2013年10月2日,貴州西江苗寨景點,苗族風情歌舞吸引幾千人觀看,觀眾為搶座位發生口角,場面一度失控。

  隨著黃金周所存在弊端的日益凸顯,社會上出現了關於取消黃金周,落實帶薪休假的呼聲。特別是近年來政府頒布了一系列與帶薪休假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文件后,這種呼聲越來越高。然而現實中,帶薪休假的落實一直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大難題。未來,隨著公眾休息休假權利意識的進一步覺醒,黃金周是去是留、假日制度如何改革,將是考驗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個重大課題。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曾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