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大連9月20日電 (王金海、張世安)全國領導人才與群眾路線研討會暨中國領導人才專委會一屆三次理事會議今天在大連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領導人才專委會理事長吳江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部部長、副理事長齊三平少將,中紀委研究室研究員、副理事長邵景均,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副理事長劉峰以及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各省市自治區高校、社團、部隊的專家學者百余人出席會議。中國領導人才專委會秘書長遲長勝主持會議並致辭。
吳江在講話中強調,“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黨的科學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群眾工作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基礎,做好群眾工作是解決當前社會矛盾和問題的“總鑰匙”。領導人才隻有科學認識、真正把握和不斷創新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做到掌握民情、尊重民意、關注民生、開發民智、保障民權、凝聚民力,有效化解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發展。
邵景均在報告中指出,在人類歷史上,人民群眾是腐敗的受害者,也始終是反腐敗的主力軍。這就決定了,反腐敗斗爭必須緊緊依靠群眾,堅持群眾路線。事實上,在當前的反腐敗斗爭中,群眾的支持、參與和監督,的確是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根本保証。群眾對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的舉報,對巡視工作的支持,使得紀檢監察機關能夠及時掌握打虎拍蠅的線索,保証了懲治腐敗的成效。從發展看,反腐敗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即加強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當務之急,是按照民主、公開的原則進行選官制度改革。
遲長勝在致辭中表示,當今世界,智庫正在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引擎,也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特別是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目標后,把智庫發展提高到了國家戰略高度。中國領導人才專委會作為致力於我國領導人才發展的高端智庫,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這裡名家雲集,群英薈萃,大家對領導人才事業有著天然的熱愛,既充滿愛國憂民的赤子情懷,又不乏變革圖強的思想建樹。希望今后能夠團結更多社會有識之士一道秉持“唯實求真、守正出新”的學術精神,不斷提升戰略謀劃和綜合研判能力,積極建言獻策,提出真知灼見,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為促進中國民主法治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本次會議以“領導人才與群眾路線”為主題,圍繞領導人才成長規律、領導人才選拔培養、領導人才作風建設三個專題展開熱烈討論。會議認為,習近平總書記依據黨的群眾路線,先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目標﹔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黨建思想﹔提出從嚴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和民心的反腐舉措﹔提出治本必須治權的防腐治腐機制﹔提出敢於負責、勇於擔當的執政理念﹔提出新時期領導干部的楷模標准及行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群眾路線的運用、繼承與發展,集中體現了為民、務實、清廉的執政方略。
會議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生命線,也是我們做好領導人才選拔任用工作的根本路線和生命線。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就必須自覺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到領導人才選拔任用工作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實踐証明,哪個地方的領導人才選拔任用工作注重走群眾路線,哪個地方的干部就選得准、用得好,黨群、干群關系就和諧。哪個地方的領導人才選拔任用違背了群眾路線,哪個地方的干部工作就可能出現失誤,黨群、干群關系就可能不和諧。新形勢下,在黨政領導人才選拔任用中堅持群眾路線,必須厘清和解決好為誰選人、選什麼人、由誰選人、怎樣選人等四個基本問題。弄清為誰選人,才能找准領導人才選拔任用的價值取向﹔弄清選什麼人,才能明確領導人才選拔任用的標准條件﹔弄清由誰選人,才能認清領導人才選拔任用的主要力量﹔弄清怎樣選人,才能解決領導人才選拔任用的制度機制問題。
中國領導人才專委會是在中組部支持下,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准,民政部登記注冊的致力於領導人才素質標准、成長規律、選拔培養、考評任用、開發管理、體制機制研究的高端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