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編劇團隊撰稿的大型電視片《永遠的風採——鄧小平遺物故事》將於近日在中央電視台播出。這部20集電視紀錄片以鄧小平的遺物為載體講述這位偉人的感人故事。
昨天,《永遠的風採——鄧小平遺物故事》開播發布會上,電視片總撰稿、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室主任龍平平介紹說,所謂遺物故事就是“睹物思人”,該片通過講故事來挖掘鄧小平的內心世界、反映鄧小平的精神風范和獨特的人格魅力,“以遺物作為講故事的由頭給我們的創作帶來了很大的自由度,讓偉人平民化、自由化。”據悉,該片制作歷時兩年多,採訪了100多位親歷者和見証人。通過親歷者和見証人的回憶,充分運用影視、照片、第一手資料和檔案,特別是第一次公開披露的資料,揭秘了鄧小平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龍平平說,該片得到了鄧小平親屬的全力支持。出席發布會的鄧小平女兒鄧榕接受採訪時表示:“這部片子的感人之處在於故事鮮活生動,我們看到的是現實生活中鄧小平的風採,而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國家領導人。”談及生活中的父親,鄧榕回憶說:“與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形象不同,老爺子平時在家裡不愛講話。他是一個很安靜的人,喜怒不形於色。” 鄧榕介紹,紀錄片中很多珍貴的歷史鏡頭她也是第一次看到,比如鄧小平戰爭年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影像資料,以及他和毛主席、周總理的一些珍貴照片等。片中讓鄧榕印象最深的一集,是晚年父親和弟弟鄧墾相聚。那是一段家庭錄像,鄧小平在聚會上回顧歷史、講述家庭,同時還評價了個人,鄧榕認為,“那是父親晚年最珍貴的影像。”
發布會現場播放了《給中央的信》一集,主要講述鄧小平與鄧朴方父子情深的故事。該集展示了鄧小平在“文革”期間為給鄧朴方治病,多次給黨中央寫的書信,穿插著對鄧朴方的採訪,讓故事更加感人。該集結尾用的也是鄧朴方的一句話。2003年鄧朴方獲得了“聯合國人權獎”,在鮮花和掌聲中,他平靜地說:“此時,我面對父親是無愧的,父親面對我是欣慰的。”
該片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四川省委宣傳部、廣安市委、鄧小平故裡管理局、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聯合攝制。(記者金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