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陰差陽錯的第一家西醫館

2014年09月10日05:1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陰差陽錯的第一家西醫館

  幾間病房,40張病床,再加上一塊“新豆欄醫局”的招牌,中國歷史上第一家西醫醫院開業了。

  這是由耶魯大學醫院博士伯駕(Peter Parker)所籌建。1834年,這個美國小伙子啟程前往廣州,心中想必充滿了澎湃庄嚴之感。對這位基督徒來說,傳播福音才是正途。

  然而,這位訓練有素的牧師帶著宗教使命抵達清末的中國,卻走出了一段陰差陽錯的軌跡。他視自己為傳教士,后來又從事過外交,甚至一度成為駐華公使,而百余年后人們記得他,隻因為他對中國現代醫學做出的貢獻。

  這並不意味著伯駕的工作開始得有多麼順利。新豆欄醫局開業首日,無人上門求診。第二天,有人壯著膽子來了——一個走投無路的女子:飽受眼疾折磨,完全沒錢看病。

  這是當年西醫常常遇到的場景。70年后,另一位在長沙辦西醫醫院的醫生胡美還會收到中國友人的告誡:“要是有母親把不省人事的孩子帶去你的診所,那她肯定是實在無計可施了。”一位重症患者死在胡美的診所裡,胡美與助手不得不多花一大筆錢幫患者買了一口上好的棺材,才避免惹禍上身。

  好在,廣州的新豆欄醫局免費為人診治。這倒不是說伯駕醫生很有雷鋒精神,只是他開辦醫院的目的就是傳教,巴不得能令多點患者接觸上帝的福音。況且他有著精湛的外科技術,不光能做白內障切除等眼部手術,還能幫人截肢、切除膿瘡和腫瘤。他還將西醫的麻醉術引入了中國。見到如此先進的專業技術,百姓們還不得對上帝的榮光篤信不疑?

  甚至有一回,一位衣衫襤褸的男子上門求醫,聽醫生建議他切除手臂,嚇得死活不答應。最后,醫生拿出50塊銀元,“求”他接受截肢手術,否則生命堪虞。所幸男子術后痊愈。

  醫院開業3年后,伯駕與廣州的一些洋醫生共同成立了“中國博醫會”,並開始教導3名本地年輕人學醫。

  此時,他已深為中國病人所信任:“醫院門口那些婦孺從頭天晚上就聚集在門口,為了盡早挂號等上一夜﹔清晨,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轎子大排長龍,有仆役、馬夫隨伺在側的官員與士紳摩肩接踵。”

  可在內心深處,這位有名無實的“傳教士”一直感到無助:“我對於罹病和瀕死的華人興趣日深,全心學習中文,在某種程度上,我已經違背了訓令,始終以行醫為重,不知如何脫身。”

  他還記得離開美國前,教會的千叮嚀萬囑咐:“醫生或科學者的角色備受尊重,也有助於宣揚福音,但千萬不能以此取代或凌駕你宗教導師的身份。”當伯駕真正以精湛的醫術被中國人接受后,他發覺自己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中像陀螺一樣不停旋轉。

  他幫林則徐治好了疝氣,並應這位官員之邀,為鴉片上癮者開出了戒煙的藥方。不久之后,林則徐致書維多利亞女王,懇請她阻止鴉片貿易。這封信,也是伯駕幫著審閱的。

  后來,伯駕還幫林則徐翻譯了《萬國公法》中的若干章節。這位耶魯神學院畢業的牧師,現在不僅是廣州名醫、官員高級顧問,還是一位中國難覓的國際法專家,唯一沒來得及開展的工作,就是他從少年起最炙熱的理想:傳教。他感到了“無法置信和絕望”:“那些人毫不猶豫,放心把肉體交給我治療,但我無法觸及他們的靈魂”。

  也許終其一生,這位為中國現代醫學打下基礎的美國人都不曾真正理解當地的人民。他可能沒有注意過,當地人夸獎他,也是贊其護理病患細致超過了孝子侍奉父母。何況鴉片戰爭后,整個19世紀40年代,反洋人與反洋教的運動都不曾在廣州平息,華人士紳的告示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天朝子民對外國人態度:“務必要剝爾之皮,食爾之肉,方知我等厲害也。”

  在中國的最后10年,伯駕投入外交工作中。他參與談判並草擬了中美《望廈條約》,這部條約令美國兵不血刃就擁有了英國在中國攫取的權益。他把醫院交給了教會同事嘉約翰,自己則走馬上任美國駐華公使一職,並敦請大清政府“修改向鼓之政策,組織一個能滿足人民需求、符合19世紀進步潮流之政府”,並且希望英、法兩國與美國一起向清政府施壓。

  這回,別說中國皇帝覺得此人“冥頑不化”、“心懷叵測”,連英國外交官都覺得這家伙“異想天開、不切實際”了。

  美國公使當了沒兩年,怒氣沖沖的伯駕就被總統召回。他的傳奇至此戛然而止,之后不過是在華盛頓賦閑多年,直到去世。

  1888年,伯駕與世長辭,他逝世那天恰是“中華博醫會”成立50周年紀念日。這半個世紀來,博醫會下屬的各個醫療機構已經為超過100萬名中國病患提供了醫療服務,伯駕交給嘉約翰的醫局已改名“博濟醫院”,是當時東亞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其下屬的醫學院,不僅走出了中國的第一代西醫群體,更因崇尚科學與理性的精神,培養出康廣仁、孫中山等新青年。

  誰能想到這樣的結局呢?外交官或是傳教士的風光都隨風而逝,唯有在他作為醫生所留下的事業中,一批“新青年”已作好了改變中國的准備。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