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又肆虐了一個夏季。每每撓著被這小東西叮起的大包,心裡就暗暗詛咒:祝大蚊子、小蚊子、家蚊子、野蚊子斷子絕孫!可能詛咒的人太多了,這個咒語要應驗了。
英國6月份《自然-通訊》雜志報告說,科學家們正利用一個基因改造方法,使瘧蚊種群的性別比例失衡,能迅速降低它們的繁殖能力和抑制其生長,甚至使其“絕種”。
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與美國、意大利同行合作進行的這項研究中,他們嘗試給瘧疾的主要傳播者岡比亞按蚊注射一種“內切?”,以“切割”並破壞蚊子X染色體中的DNA,使這些蚊子隻能繁衍出雄性后代。
管它什麼“內切?”還是“外切?”,能滅蚊就行!要知道,因為能傳染多種致命疾病,蚊子可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動物,遠勝於虎豹豺狼,甚至勝過人類自己。而據報道,弄死一隻蚊子,等於消滅800隻“蚊二代”。
科學家的這次滅蚊實驗效果堪稱理想。經過基因改造的蚊子所產后代中,約95%是雄性,到第6代時,這些蚊子會因為缺少雌性而無法繁衍。在今年的巴西世界杯開賽之前,巴西政府就已經採取類似的基因重組的方法,來消滅當地傳染登革熱的埃及伊蚊了。根據測試結果,它能減少90%的蚊子——和一個一個地拍蚊子簡直不能同日而語。
可話又說回來,如果蚊子真的滅絕了,對整個生物鏈是不是也不好?要不,通過基因方法改善下蚊子的口味?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