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揮劍斬貪,顯示了與腐敗勢不兩立的堅定決心和態度﹔期待的是,中組部選賢任能,接任者必須得清正廉潔、務實勤政。兩部合力,政治生態則清風氣正
黨報評論君
十八大以來,王岐山領導的中紀委打倒了45隻“老虎”。這些貪官落馬時,大多還在職。
民間有個說法,王岐山一發力,就要忙壞趙樂際。雖是茶余飯后的“白活”,卻道出百姓的肯定與期待。肯定的是,中紀委揮劍斬貪,顯示了與腐敗勢不兩立的堅定決心和態度﹔期待的是,中組部選賢任能,接任者必須得清正廉潔、務實勤政。兩部合力,政治生態則清風氣正。
空缺由什麼樣的人來補?接任者如何保証不會“前腐后繼”,不僅群眾很關心,中組部也很費心。據公開資料,黨報評論君梳理發現,截至目前,落馬45位省部級官員,其職位至少有20個已被填補。
蘿卜拔走了,留了哪些“坑”?
從上述表格來看,正省部級崗位空缺兩個,分別是四川省政協主席、中央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6名副省長落馬,尚有3個職位空缺待補,分別是江西省副省長、山西省副省長、海南省副省長。
省委常委空缺最多的是山西,需要3人補缺。江西省委常委秘書長一職也空著。
人大政協空缺職位少有替補,據悉,人大、政協職務調整一般在當地下一年召開的人大、政協全體會議上有所變化,但因各省區情況不同,領導職務數量也有所區別。這也意味著,政協、人大中因高官落馬而造成的職位空缺,或將持續到今年底。
填“坑”的人,都是啥樣的?
從目前接任的干部來看,有的是空降干部,譬如:接任萬慶良的是原天津市副市長任學鋒,填補海南省副省長空缺的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三局局長陸俊華﹔有的是同省或同系統調任,譬如:張毅原是國資委副主任,升任國資委主任﹔繆瑞林原是江蘇省副省長,調任南京市市長。
這些干部中,60后居多,年富力強,具有高學歷,多數都從基層干起,沒有“裸官”。譬如,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管理學博士,外語流利不用翻譯,還呈現出學、商、仕三型官員的特征。
從上述干部調整上,我們可以看到十八大后中央關於干部任用思路的調整,譬如“裸官”不再提名為黨政主要領導人選,民主推薦從“重要依據”變成“重要參考”,“破格”從嚴、“公選降溫”,突出“好干部”。
怎麼填“坑”,人民才放心?
什麼是好干部?今年1月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了好干部的標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對此,習近平強調,領導干部要堅守正道、弘揚正氣,堅持以信念、人格、實干立身﹔要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對上對下講真話、實話﹔要堅持原則、恪守規矩,嚴格按黨紀國法辦事﹔要嚴肅綱紀、疾惡如仇,對一切不正之風敢於亮劍﹔要艱苦奮斗、清正廉潔,正確行使權力,在各種誘惑面前經得起考驗。
重溫習近平的講話,期盼中央以高屋建瓴之勢統籌使用五湖四海的干部,以爐火純青的用人謀略平衡各年齡段干部群體和個體的利益需求,以眾望所歸的用人導向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讓能者用當其時,平者急流勇退,為黨的事業健康向上發展筑牢堅實基礎。
依然有很多重要崗位空缺,需要中組部精益求精任人唯賢。考察一名領導干部,涉及群眾基礎、貪腐問題等多方面,關鍵部分一旦把握不好,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在空位補缺上,理應慎之又慎,哪怕一些職位出現空缺都不要緊,一定不要因為選人不當造成二次的負面影響。
補缺干部的選擇,百姓期盼軟硬件都要過關。俗話說,有德有才是極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毒品。組工干部當有這樣的認識:在地方上用了一個不好的干部,我們對不起那裡的百姓﹔一個好干部沒及時用,我們對不起黨的事業。
為了兌現百姓期盼、強化百姓信心,中組部為旗艦的組工系統更是鉚足了勁,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來保障良好的從政環境。譬如,今年還明確,引咎辭職官員兩年不得升任、破格提拔干部必須從嚴掌握、跑官拉票官員不得列入考察對象、用人失察追責黨委主要領導,等等。這些舉措不僅讓真正干事創業的干部冒頭,還得到社會各界擁護。期待組織部門培養選拔更多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不斷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改革發展的能力。
轉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