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中央14年邀請700余專家到北戴河休假 成制度性安排【2】

華春雨

2014年08月15日09:1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央14年邀請700余專家到北戴河休假 成制度性安排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等醫學專家,來自中央民族樂團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著名書法家蘇士澍等藝術家,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等,即使在休假中也不忘為樹立高尚醫德、弘揚民族文化、闡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而努力,為大家奉獻精彩的講座。

  ……

  不僅是科學技術的承載者、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更要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專家們對中央這一要求高度認同、積極響應。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馬遠良說:“我們中很多人都肩負著為人師表的責任,要在踐行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作出榜樣,引導好自己的團隊。”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更是我們無上光榮的神聖使命。我們既要做自覺踐行的楷模,又要做好青年人才的引領者,更要做好青年一代的教育者。”西南石油大學校長趙金洲教授說。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鄭曉靜表示,要以服務國家之需為擔當,將愛國敬業融入到科技創新的實踐中,以維護科學精神為己任,將誠信友善融入到科學道德的樹立中,努力在立德樹人方面有所作為。

  篤行報國、矢志圓夢

  碧海雄關,繁花競妍。休假期間,兩位農業科技的育種專家初次相見。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所長王艦握著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主任茹振鋼的手,兩人的開場白再簡單不過——

  “我是研究馬鈴薯的。”

  “我是搞小麥育種的。”

  ……

  放鬆身心的旅途裡,兩位專家談的還是自己熱愛的工作。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有了大幅提升。但同時,我國科技創新基礎仍然不牢,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創力仍然較弱。

  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事業強。今日的中國正由發展中大國向現代化強國邁進,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優秀人才。

  休假期間,專家們紛紛圍繞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培養更多“高、精、尖、缺”人才道出心聲——

  “創造讓科研人員不受干擾、潛心研究的寬鬆環境”﹔

  “加大對西部人才的政策傾斜和支持力度”﹔

  “加快推進農業實用人才隊伍的建設”……

  一項項建議中,飽含使我國科學技術盡快躋身世界前列的責任感﹔一句句話語中,更有著再譜人生華章,融入實現中國夢歷史洪流的使命與擔當。

  已過古稀之年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施蘊渝說,希望趁著自己身體好的時候,再多做點事,更好地培養年輕學生,吸引更多的學生、人才回國,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庚說,我將多做工作,多培養人才,使我們的科技人員一代更比一代強,以實際行動回報黨和國家對知識分子的重視。

  “考古工作者能為實現中國夢做些什麼?”從事考古工作30余年的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鄒后曦說,“保護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中華文化血脈、保護民族的精神家園,我會以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做好本職工作。”

  戴河蜿蜒,涓涓入海。這是又一次與大海的約定,這是又一次追尋夢想的出發……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潘婧瑤、盛卉)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