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雖未升職,湖北省司法廳紀委書記李頌銀在廳黨委會議上的座次卻悄然發生變化—自己的桌牌從以往9名領導班子的最末換到了第3位,僅次於廳黨委書記和廳長。
“最大的變化是現在肩負的職責更明確,就是要監督執紀問責。”52歲的李頌銀說。
李頌銀座次的改變源自湖北省出台的一項新規。4月8日,湖北省率先發文提升各市、縣及省直部門、省屬高校和企業紀委書記排名,明確紀委書記 (紀檢組長)不論資歷先后,都在黨委(黨組)副書記之后、其他常委(黨組成員)之前。
“這種排序無形中決定了你在班子中說話的分量。”湖北省紀委書記侯長安說。
中共黨委體制在大部分省市實行“一正兩副多常委”領導模式。比如在省級層面,最高的政治權力機構是省級黨委的常委會,包括書記、副書記和常委會委員。因此,省紀委書記在常委會中的排名是衡量反腐機構權威性的重要指標。
李頌銀回憶,以前班子開會,自己往往被安排最后一個發言。“有時還沒輪到自己發言,時間就到了。約談干部時,個別處長甚至還會頂一句"你又不分管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去年11月在湖北調研時強調,改革反腐敗體制機制,逐步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並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
十八大以來,中央強調把遏制腐敗蔓延勢頭作為重要任務和工作目標,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接連查處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發揮了震懾力。
最高檢工作報告顯示,2013年全年共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等職務犯罪案件37551件51306人,同比分別上升9.4%和8.4%。記者發現,除個別官員是通過 “實名舉報”落馬外,大部分官員的查處都有中央和地方紀委的身影。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也要求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在不斷推進紀檢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共逐步強化紀檢部門的權威也在地方層面拉開序幕。
今年6月21日,廣東省規定各地級以上市和各縣(市、區)紀委書記在領導班子中一般排在同級黨委副書記之后、其他常委(黨組成員)之前,成為繼湖北之后第二個明確紀委書記排序的省份。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認為,在中國黨政機關,職位排名前后與部門影響力大小有著密切關系,通過前移紀委書記和紀檢組長的排序可增強紀檢部門的權威性和話語權。
除明確排序外,“專司其職”也成為此次中共加強紀檢部門相關職能的關鍵詞。
今年以來,湖南、甘肅、山東等省多地市已明確對紀委書記和紀檢組長分工進行調整,要求其不再分管除紀檢監察業務以外的工作。
彭運是湖南省瀏陽市官橋鎮紀委書記,除紀檢監察外,他還一度分管鄉鎮的城建、國土、交通、規劃、旅游、項目建設等多項主業以外工作。
彭運表示,由於分管工作較多,不可避免地分散了他這名紀委書記開展“主業”的精力。
廣東一名地級市紀委書記表示,規范紀委書記分工可以避免讓紀委書記陷入利益糾葛,更有利於集中精力從事監督檢查工作。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副院長倪星說,提升排名、專司其職是地方落實中共中央紀檢體制改革的第一步,彰顯出地方黨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斗爭的決心。
有批評人士提醒,明確紀委書記排序、分工,是紀檢部門履行黨章賦予監督檢查職責的正常回歸,調整的是職務位置,而不是個人的“官位”。